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7世纪提出的班级教学体系以其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学校工作规划和实际社会效益流行了300多年,其固有的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因材施教等弊端与社会发展对教育要求的矛盾日益尖锐。一种教学模式即将出现,它不能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学生的最佳发展。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这种教学模式是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更集中地强调了几点:①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②分层次③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应有的改进。根据各种观点,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科学地将学生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适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了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利,尊其尊”,即提倡“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两个发展水平,一个是现有水平,另一个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个层面的个体差异转变为现有的发展水平,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学习机会),然后有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实现既定的目标”。这些都是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三、分层教学原则
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为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培训和指导,借助各级自身的力量,促进各级学生的最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