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教育规律,具备各种教学教育能力,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
1、小学体育教师道德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教书育人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
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一些体育教师缺乏敬业精神。他们不想过硬,只想过得去。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社会兼职工作中,追求钱多、钱少、钱少的信条,缺乏主人翁的工作态度。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不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将直接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2、忽略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有些体育教师平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衣着不整,语言肮脏,行为粗鲁,有时甚至上课喝醉,认为这是体育教师独特的“举止”和“英雄主义”,但这违背了“教师”的要求,对学生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3、教学方法粗糙简单。
一些体育教师对学生缺乏至少的个性尊重,缺乏爱,动辙体罚或伪装体罚,讽刺和歧视学生的现象不时发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二、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几项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高尚。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言行。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大方大方,谈文明。在教学中,要解释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体育是一门以体育锻炼为主,实践性强的学科。体育本身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用的跑步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享受美。这是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培养情感,磨练意志,体验生命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学习,涉足各方面知识,研究新形式德育工作中的新形势、新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德育工作。
2、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应掌握体育健康技能和专业知识,根据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其他与体育教学相关的新知识和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是一门边缘学科,与许多学科有一定的联系。除了体育专业的各种文化基础知识外,它还与医学、物理、文学、历史、艺术等学科有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加强对这方面的理解和学习,丰富自己,更好地为教学和学生服务。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越来越密切,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体育教师要做好体育教学,就永远不要满足现状,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知识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优良学风,不懈吸收新的营养,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教师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人格品质和健康的身体。
体育教师健美的身体、优美的姿势、良好的外表,会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应该精力充沛,精力充沛地站在学生面前,衣着整洁,美丽大方,谦虚礼貌,不谦虚,庄重正派,语言美,优雅有力的手势等,这些有利于建立体育教师的完美形象,给学生良好的精神感染,不知不觉地影响他们。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俗话说“十年树,百年树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师有责任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才,这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任务。为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仍然应该永远不要忘记师德,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以身作则,兢兢业业,严谨学习,后悔不懈,不断进取,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而广泛的文化知识,以及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观念,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努力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