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新的公共管理环境下管理高职院校

1.改革专业设置,建立市场机制,在新的公共管理环境下管理高职院校,就是政府转变职能。要让高职院校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真正成为能够按照市场规则为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比如专业设置权。高职院校应当允许自主设置专业,根据社会和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自主设置适销对路的专业,增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和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调整。专业设置要适度先进。要根据科技的发展进步,充分重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产生,科学预测未来人才需求,及时开设新专业。


对于已开设的专业,应及时更新和补充相关知识和技能,预计几年后可能被淘汰的专业应及时停止。专业设置必须以当地为基础,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应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专业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载体,也是社会需求的反映,是社会需求与学校实际教学工作的结合点。因此,必须认真调查当地经济形势,努力将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科研活动与当地产业和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密切相关,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


2.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明确指出:“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培训基地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促进校企合作的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和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培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资。”[1]。高职教育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的讲解和指导,增加实际环节占课时的比例,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实习培训基地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加大地方财政扶持力度,重点建设共享共享的开放式实习培训基地。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