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生活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

1、家庭教育的内容:生活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


功利主义的家庭教育导致了以知识教育为主的教育内容的选择,而忽视了以健康和情感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教育。


在家庭教育的内容上,卢梭主张将儿童保健和锻炼视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他提出:儿童生活环境健康,最好在农村自然环境中;儿童饮食简单,多吃水果和蔬菜,多吃肉,容易生病;儿童服装宽松、适当、简单;儿童睡眠充足;注意各种体育锻炼,如忍受痛苦、疾病、体育锻炼等。卢梭强调,教育要符合儿童天性的指导,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关于孩子的天性,他认为,首先是孩子的年龄特征。如果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就不能使儿童的天性正常发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很多家长操之过急,总想让孩子多学点知识,节省时间,结果就会适得其反。他指出,对婴儿和儿童的教育主要是身体的维护和锻炼,通过合理的饮食、衣服、睡眠和游戏,培养健康的身体,然后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有利于儿童未来的智力发展。[5]巧合的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生活就是教育,其内涵是:“从定义上讲,生活教育就是教育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生活的需要;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来看,生活决定了教育;从效力上讲,教育应该通过生活成为真正的教育。”[6]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符合儿童的天性,以生活为主要内容,使儿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思想、积极的情感,将知识教育融入生活,充分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而不是成为功利主义教育的受害者,接受“部分食物”的知识教育。


二、家庭教育新路径:顺应天性的幸福教育。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说:“人们介于野兽和天使之间,人们将成为什么——取决于教育。”日本作家幸田露曾说过:“真正的文明是每个人种植幸福的结果。”人们是否幸福取决于文明的程度和教育的成败。教育的目标是教会“每个人都种植幸福”。为了打破家庭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家庭教育者需要树立“以幸福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平衡“成功”和“幸福”,实现前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两种功能的和谐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正如哲学家所说,既然你不能成为一棵参天大树,那就做一棵未知的草,但你必须成为一棵快乐的草。父母希望孩子成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成功比孩子的幸福更重要,甚至只问孩子是否成功,把孩子的幸福看作是可有可无的,那就是本末倒置。


只要我们仔细审视我们的生活和生活,我们就会发现,即使是真正的成功也只是幸福的源泉,而不是幸福的全部内涵。一些以不科学、不正当、不恰当的方式取得的所谓成功,实际上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对孩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成功只是手段,孩子的幸福才是目的。只有以幸福为基础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什么是孩子们的幸福?儿童的幸福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合理满足各种合法的意愿和需求,充分发挥各种自身的优势和潜力。一个快乐的孩子,他的身心会更健康,他的个性会更健全,他的素质会得到全面的发展。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已经证明,没有幸福的孩子只会赢,不能输,这样的成功是不可持续的。


综上所述,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应以幸福为最终目标,以引导为主要方式,以生活为重点,充分激活教育对象的主动性,让孩子在快乐的生活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体验幸福,从而打破家庭教育的功利倾向。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