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 评议主体


目前,我国教学评价组织自2011年起实施了以教育相关部门为主体、以学校自我评价为基础、以学院评价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正常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评价顶层设计。在西方国家,教育评价体系的组织形式主要由学术机构组织,评价主体正朝着多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正是这一变化,西方的教学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并被其他国家效仿。在中国,评价的主体仍然是教育部门,没有专业的社会评价机构。


2 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是开展教学评价活动最具争议的部分。该系统包括许多评价因素。广义上可分为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学风、教学管理、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等。详细来说,有学校定位、办学理念、教师数量与结构、教学基础设施与教学资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践教学、教学规章制度建设与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教师道德修养与敬业精神、学习氛围、学生基本理论与技能的实际水平、学生毕业论文与设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学生心理素质、社会声誉、学校就业等。现实中,很多学校在开展教学评价活动时,只注重教师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评价,而对教学效果没有很好的评价机制,因为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现在学生真正学到的实用技能、思想分配、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但是现在的教学评价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因此,教学评价机制应从注重教学资源转向注重教学成果。作为教育的最终接受者,学生应注意学习过程和成果。此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在各学科的评价中难以客观公正。有些评价体系适合数学,但不一定适合英语、汉语等学科。因此,评价指标必须多样化、灵活,才能有效地达到评价教学效果的目的。


3 评估模式


学校教学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目前,我国教学评价缺乏指导思想,注重最终评价结果,教师追求评价排名和评价水平的划分。教学评价过分强调教师的评价作用,使学校教师只有“评价”理论,远离以学生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此外,教学评价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质量只是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变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教学评价的质量并不等同于教学质量。绝对的评价排名并不能使教师澄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是忽视了教学评价本身的指导作用。因此,对教学评价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发现评价排名背后问题的根源,然后纠正,这是教学评价的真正意义。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