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生活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网络信息的普及,我国的诚信状况不同程度地下降,缺乏诚信对大学生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私立大学生缺乏诚信现象特别严重,因此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是首要任务。
建设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途径
(1)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加强自身的诚信建设,使诚信教育变“他律”为“自律”
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诚信的意义,逐步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向主动接受教育,再到自我教育和自我反省。诚信作为一种普遍的基本道德规范,具有一定的约束功能。因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自我管理体系。诚信作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与其他道德规范一样,具有一定的约束功能。学校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将这种约束功能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在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师课堂上的理论灌输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施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建立以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系。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自我管理体系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丰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理解、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将逐渐摆脱对家庭和学校的依赖,在生活、学习、工作、自我意识等方面寻求自己的独立和发展。因此,在实施诚信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把每一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逐步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自我管理体系。
(2)实践机制
包括私立大学领导和教师自己的实践;课堂实践;校园文化实践;社会实践。以私立大学为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立大学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注重追求利益,导致学生教育和诚信教育投资不足,领导个人首先发挥模范领导作用,诚信办学,在教学评价和教育收费方面可以实事求是、开放、公平、透明。同时,私立大学教师和班级辅导员也缺乏诚信,如奖学金评价内部现象、问题泄露、遗漏现象,私立大学教师首先提高诚信,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真正实现“教师榜样”,通过言行,树立榜样,引导大学生树立诚实守信意识。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自觉抵制学术研究的不正之风,塑造良好的学术研究风格,为大多数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榜样。
课堂实践:私立大学德育明显不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占多数,几乎没有实践,教学针对性不强,忽视学生素质的培养,灌输教学容易引起学生对德育的抵制和厌恶,严重影响德育的有效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的兴趣,结合时代特点,结合私立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宣传诚信教育,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如定期组织诚信调查活动,准备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组织诚信专题讲座或报告,让学生了解诚信,多层次讨论诚信,正确判断诚信言行,转变不诚信行为,建立诚信质量。
校园文化实践:依托“两课”,组织以诚信为中心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党日、团日、班日活动,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或演讲比赛,新生入学时签署大学生诚信承诺书,要求大学生从平时做起,及时归还作业、考试、论文、助学贷款。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学校要有意识地设置能够体现诚信文化的宣传栏和标语牌,让学生经常受到诚信文化的影响。利用报纸、广播、网站、墙报、宣传专栏等位置大力宣传诚信文化,特别是反映诚信道德行为的时代精神,鼓励学生积极,批评校园各种不诚实行为和错误观点,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倡导诚信沟通,促进学校诚信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1]。学校可以加强与电信的合作,使学生在校园上网时登录页面是宣传诚信道德的内容;校园内相关网站还应设置诚信渠道和专栏,向学生征集稿件,接受学生点评,让学生参与诚信建设;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交流空间了解诚信,在互动中形成信任、诚信、合作的健康校园文化氛围。
社会实践:结合课堂实践和校园文化实践,让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真正体验诚信教育。在私立大学生暑期招生实践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诚信招生;学校共青团委员会和各社区组织应利用暑期组织各种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诚信培养和锻炼的舞台。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无人报纸销售活动,组织学生在街头购物中心调查社会诚信观,撰写调查报告,促进诚信意识的培养[2]。
(3)制度建设
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是自律,而在高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他律。当然,高校建立诚信规章制度是首先以立法的形式规范诚信原则和内容,建立诚信规范的权威,规范和制裁不诚信行为,维护法律权威的诚信地位,保护被侵权人的应有权利。二是充分发挥法律的强制作用,加强诚信建设,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诚信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使诚信具有威严,加强人们对诚信的理解,规范人们的习惯,客观上有利于加快大学生诚信人格的形成。在此基础上,高校应及时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包括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学费支付、勤工俭学,实现电子管理,方便学生、家长、就业单位及时查询,建立大学生诚信查询系统等配套制度,学生就业时,诚信档案将与学生的毕业推荐书一起提供给用人单位。建立大学生诚信查询系统,为学校及以后就业单位及时查询大学生诚信提供了便利。这将使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无形中产生自律约束,这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