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重新审视了当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发现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参加培训的热情不高
目前,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较重。虽然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教务也做了相应的时间调整,但在培训期间,原来的工作量没有改变,繁重的工作压力使他们无法安心参加培训和学习。与男教师相比,女教师的情况更为突出。因为,女教师除了繁重的工作,还需要处理家务,教育孩子。他们没有意识到教育知识更新很快,教师需要终身学习。教师踏上工作岗位后,需要使用多种继续教育方式进行教材培训、讲座、专家讲座等,可以有效帮助教师了解教材,学习一些好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育理念,而不是停留在师范阶段。如果不加强在职培训,以前在学校学到的很多知识必然会影响教育教学,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没有帮助。
(2)学科、年龄、职称差异明显
调查显示,语文、数学、外语等大学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师资水平和较强的学习意识;然而,体音美等小学教师普遍意识较差,自由散漫。在培训次数上,语言、数学、体音美等学科教师存在明显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前者参加校外培训和校本培训的次数明显高于后者。年龄和职称也有差异。调查发现,中老年教师缺乏上进心,尤其是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认为自己已经奋斗到底,不需要再学习、再努力。
(三)重实践、轻理论
从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与理论的提高相比,实践内容更受他们的欢迎。大多数教师对课堂教学知识和能力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尤其是能够提高分数和速成的内容。希望所学内容能为自己所用,追求实用性。但是对理论和科研的提升知识不感兴趣。一方面,它反映了教师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严重的功利主义思想。因此会影响其全方位、多角度、高层次的发展,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创造性劳动。当他们追求及时性和学习同行的方法时,他们没有深入思考学习知识,这应该与他们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习情况相匹配。导致盲目的全面吸收,而不是选择性、创造性的参考。其实在培训中,我们最看重的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视野的开阔。至于如何提高教学能力、班主任工作等需要具体操作的具体内容,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实践、反思和积累经验,短期培训很难一蹴而就。
(四)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不合理,培训模式单一
在目前的中学继续教育课程培训中,主要培养新的教学理念、专业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而教学科研和校本研究方法的指导课程较少。在实践培训中,大多采用全教学方法,缺乏互动和交流。很少使用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方法,如观察著名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和参与培训、与专家讨论、互动和交流、同行介绍经验、教学展示和共同讨论。培训模式相对简单,如教师流行的远程培训、菜单培训等。
(五)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中学继续教育的教师一般由大学教授、专家、中学特级教师和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组成。其中,大多数教师都是兼职教师。其中,一线兼职教师最受欢迎。然而,由于资金不足、兼职教师工资繁忙等客观原因,继续教育的兼职队伍极不稳定。由于管理工作多,培训机构的专职教研人员缺乏长期的一线研究和参与经验,直接影响到继续教育的质量。在问卷调查中,也充分证实了继续教育教师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的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