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感知、理解和欣赏能力,发散思维,丰富情感,培养情感。通过学习音乐教育课程,可以不知不觉地渗透道德、情感、精神品质,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理性与情感的平衡与统一,逐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技术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启发学生创新灵感音乐学科,应该是技术学校技能教育、德育、美育教育的必要环节,这与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开设技术学院的音乐欣赏课程,这门课程将对技术学校的学生发挥什么特殊的促进作用,作者通过实践有以下教学经验。
1.通过音乐欣赏课“寓教于美、寓教于乐”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美育
音乐主要以“寓教于美、寓教于乐”的形式净化人心,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技工院校增加音乐欣赏教学环节,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综合素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充分利用音乐的特殊表达形式,搜索选取《音乐欣赏》教材中指出的优秀经典音乐作品的视听图像,结合音乐理论常识进行讲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只注重这一特点,加上扎实的专业知识讲解,教好这门课程的难度就小很多。
开设音乐欣赏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也是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技术学院,机械技能课程很多。通过学习和欣赏优秀的经典音乐作品,可以改变学生一贯枯燥的技能知识学习模式,放松身心。此外,心理学家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在欣赏优秀经典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音乐欣赏课通过审美、情感、节奏、语调、寓意、创新等内容,帮助学生接受音乐美的熏陶,树立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让他们积极发现和谐之美,在学习和生活中创造。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认为,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人生的清泉,是陶冶气质的炼炉。
2.音乐欣赏课具有培养技校学生丰富高尚情感的特殊功能―德育
音乐是一门以情感表达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当丰富的情感内容以独特的音乐声音作用于人们的听觉时,它可以在听众的心中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优秀艺术家的角色往往能激励和引起人们的思想共鸣。音乐作品往往是思想的升华,音乐往往包含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故事。这首歌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对老师的尊重、对父母的感激、对朋友的珍惜等等。在优秀音乐的长期影响下,人们的情感内涵是否能变得丰富和高尚。例如,优秀古典音乐作品所表现出的情感特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婴儿的注意,给他们纯粹的“爱抚”,让他们感到快乐。
例如,严肃填写的歌剧《江姐》的主题曲《红梅赞》是一首熟悉的歌曲。这首歌以“红梅”为隐喻,歌颂了革命烈士的心。这首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醇厚的乡土气息。在四川民歌音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各种地方戏曲的音乐语言。旋律清晰刚健,使革命英雄江姐的形象有血有肉,深刻完美。这首歌分为两段。以女高音独唱的形式,首先描写了红梅不怕风霜、不怕阳光的性格;另一段描写红梅的傲霜雪唤醒了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歌曲寓意深刻,歌颂革命者为和平美好未来英勇牺牲的高尚品格。通过欣赏,我们可以从歌词中理解作者对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今天和平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感激。贝多芬有句名言:音乐能使人高贵起来。音乐是传播和追求美的工具。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学生丰富高尚的情感,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