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及路径分析
1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困境
总的来说,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创业教育的定位存在误解。目前,大多数高校仍将创业教育定位为“实践”教育层面,而忽视了理论层面的指导。“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设计活动”等活动数不胜数。这种创业教育定位很容易带来后果:大多数致力于创业的学生都是空的,在实践中有很大的困难。创业成功只是少数精英创造的奇迹,普通大学生只能远远落后。这种教育模式难以深入和持久,也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2)创业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由学术工作办公室、就业中心或共青团委员会负责,主要负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难看出,国内创业教育只被视为工作部门,其职责主要是指导大学生就业,而不是将教育工作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造成创业教育的巨大缺失,制约了创业教育的发展。
(3)创业教育课程类型单一,以选修课为主。中国大多数大学提供的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是基础知识,远远落后于欧洲和美国的发达国家。与此同时,这些创业教育课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只被列为选修课。
2 我国创业教育发展路径分析
(1)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多层次发展创业教育。一方面,形成“人人都是创业主体”的核心理念,辅以各种以创业为主题的创业教育活动,打造“模拟公司”、“创业角色扮演”、“创业竞争”等特殊教学活动,充分将大学生纳入这一体系,形成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同时,为了促进学生创业意识的觉醒和激情,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广播、微博等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树立成功典型,促进高校创业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注重传统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要在此基础上开展普及创业教育,然后在普及创业教育的基础上,对一些具有强烈创业意愿和创业潜力的大学生开展精英创业教育,实现创业教育从大众化向精英化的分层发展。
(2)促进创业教育专业化发展。创业教育的专业发展方向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创业意识、精神和技能的教育理念。一方面,这一发展方向既能满足大学生缺乏专业指导,又能满足自主创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迎合了国家教育的发展,因材施教,培养了专业人才,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后盾。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针对“75%的高校毕业生渴望自主创业,但最终只有1.94%的真正企业家”(教育部2012年8月公布的数据)现象,高校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如采取适当的“入学考试”进行筛选,确保学生素质。高校还应积极学习欧美国家的创业教育经验(目前国内认可的创业教育应为联合国劳工组织、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年联合会国际创业教育合作培训项目KAB(Know AboutBusiness),结合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在专业设置方面,高校可以满足特定经济链的创业需求,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创业教育专业的研究,注重地方服务,有效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高效的设备、教师等教学资源,形成具有相应学科的教材。在课程体系中,创业教育课程可分为创业意识模块、创业知识模块、创业能力质量模块和创业实践操作模块四个模块。[2]在教学环境中,高校要努力营造和鼓励创业氛围,给予学生校内创业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