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校本化实习课程的实施理念

校本化实习课程的实施理念


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规定,四年制本科、三年制专科、五年制专科培养的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实践不少于18周。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笔者认为校本化实习课程的实施应坚持以下理念。


(一)建构性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能有共同的起点,共同的背景通过共同的过程来实现共同的目标,学习者以原始的知识经验为背景接受学习,不仅是不同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不同的类型和角度,所以不能想象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而应该以自己的背景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知识不是一个统一的结论,而是一个有意义的结构。”因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理解方式理解对象,所以它是个性化和情境化的产物。”学习是指每个学习者从自己的角度构建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起辅助作用。[5]


实习前,学生的认知结构仅限于书面理论知识;实习期间,实践内容与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丰富和深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在确定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法和评价方法时,应倾向于让学生发现实习中的教育教学现象,用自己的经验构建教育现象的意义,让学生交流个人经验,而不是被动地完成统一的实习任务,处理实习环境。


(2)情境概念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与情境的相互作用。学习者通过情境中的活动获得知识,学习和认知本质上是情境性的。情境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包括认知学徒制、抛锚式教学和学习社区。


在实习情况下,学生、学生和教师可以形成一个学习社区,每个参与者都是社区的核心成员。简而言之,学生与实习内容的相互作用、师生之间的交流尤为重要。


(三)“全实践”理念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秦金良教授探索开发了“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整合课程体系。所谓“全实践”,就是把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中的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定位和统筹安排。实践整合课程中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专业中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的技能操作、每学期安排的实习、短期社会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毕业前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所有培养幼儿教师操作技能和智慧技能的课程教学环节。也就是说,“全实践”意味着实践要素的各个方面都要在时间、空间、内容和课程体系上全面整合。[6]


“全实践”理念的理想追求是让学生在进入教学第一线之前获得教育实践知识和实践智慧。[7]学生通过实践反思将书籍、外部和公共知识转化为内部、高度个性化和经验性的个人知识。在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全实践”概念下受益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实践整合课程的实施效果非常明显。“全实践”的概念为校本实习课程提供了实证依据。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