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1.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生活化。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力,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这清楚地告诉我们,在幼儿园课程的组织和实施中,五个领域的教育内容必须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与儿童的生长发展一致,因为儿童的生长发展是通过各种活动获得各种经验,特别是直接经验,以不断提高能力。比如大班的一些家长经常抱怨孩子做事慢,穿衣服需要半天,刷牙不催几次,或者边玩边磨蹭。为此,在9月开学的主题课程《我是大班的兄弟姐妹》中,我们专门设计了一个社交活动《一分钟魔法》。活动中有这样一个环节:给孩子一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自由选择积木、插花、玩球、折纸、绘画,试试每个人在一分钟内能做什么?令人惊讶的是,一分钟后,孩子们的完成情况出奇的好。许多孩子用积木和花片建造房子和花朵。有的孩子很快画了一张照片,折出衣服,有的孩子拍了将近20张照片~30下皮球,就连平时动作极慢的小萱、铮铮、小啸、小建也各自完成了一项工作。在接下来的交流活动中,孩子们举手骄傲地讲述了他们在一分钟内的精彩发现,充满了惊喜和惊喜:我一分钟能做这么多事情。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有意识地加强了一些关于时间的训练,比如闭上眼睛,感受一分钟有多长,一分钟能做什么,告诉孩子们通过日历或日历完成的任务。在日常教学中,向孩子们讲解整个上午或下午的活动。这些做法使孩子形成按时有序的心理概念,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增强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从被动听适应到积极行动,确保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让孩子养成守时的好习惯,同时获得成功的经验。
2. 幼儿园课程资源利用的生活化。陶行知先生主张“社会就是学校”。他认为,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不应局限于狭窄的教室,而应该让孩子们回归自然和社会的怀抱。在开发课程时,我们通过探索、拓展、整合,带孩子走向自然,融入大社会,实现课程资源来自孩子周围的现实生活,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随着孩子生活情境的变化,随着孩子兴趣的变化,教育课程跨越了幼儿园的围墙。
在开展大班主题活动“金秋”时,我组织孩子们一起收集种子。在活动中,孩子们惊讶地发现,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种子。他们放不下种子,互相交谈,窃窃私语。有的孩子甚至提出“我想用种子做项链”、“我想用种子做玩具”等。顺应孩子们的想法,我立刻提出:“孩子们,让我们用种子来画画吧,“就这样,“有趣的种子画”艺术活动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响应,成功开展。整个活动结合孩子们对种子的浓厚兴趣,以秋季收获的各种种子为原料,作为艺术活动的原料,耐心引导孩子们通过比较、观察、讨论和制作,发现种子画的制作过程和方法。孩子们根据种子的不同特点在活动中进行贴画,体验自然材料创作的美,在提高艺术技能的同时获得新知识,积极投入新的艺术创作活动。
3. 幼儿园课程教学实施的生活化。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儿童必须通过自己与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来发展自己。因此,在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提倡为儿童创造各种生活学习情境,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玩具,儿童通过与同龄人、教师的互动和玩具的互动,在操作探索中获得各种经验。例如,在中产阶级的“我找到了春天”主题活动中,在连续下雨一周后,我带领孩子们去幼儿园散步,让孩子们找到“雨后春天会发生什么变化?”孩子们在草地和操场的低洼处发现了一些小池塘。当他们经过时,他们低头看,里面会有自己或植物的影子,这突然激发了他们对探索的兴趣。孩子们的热情感染了我,激发了我:为什么不把孩子们的兴趣变成艺术活动呢?让他们在感知、体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表现,他们会喜欢的。因此,结合中产阶级儿童积极直立动物造型的经验,创造有趣的故事,设计组织中产阶级场景艺术教学“美妙的小坑,引导儿童使用彩色棒在宣纸上大胆绘画,使用水彩印刷不同动物的水倒影,让儿童在快乐创作过程中提高艺术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实践研究,我们知道生活是“活”的,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更新的过程;生活不是呼吸,而是活动,是使用我们的器官,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才能,以及所有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存在的部分。幼儿教育离不开现实生活,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幼儿园课程必须从儿童生活出发,利用儿童周围的人和事,利用儿童熟悉的环境,以适合儿童的方式,抓住各种机会,通过组织、生活教育活动,帮助儿童梳理现有、零碎、片段的生活经验,努力使幼儿园课程系统、整合、生活。这样,幼儿教育才有意义,孩子才能获得生活的真实体验,才能发挥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