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引言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重新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制造业服务业在促进创新、平衡虚拟经济、创造就业等方面的价值。他们将制造业回归、振兴或确保先进制造业的主导地位作为国家战略,并提出了自己的愿景和发展路线图。在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德国和美国等世界制造业强国在制造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经李克强总理签署批准,国务院最近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制造业强国战略的实施。这是中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要求中国职业教育遵循国家战略步骤的价值取向。图1显示了中国制造业2025年的“三步”战略图。


1 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1.1 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价值取向


1.1.1 新课题、新社会价值取向


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使职业教育面临许多新课题,也为其注入了新的价值取向。文化体系表面结构与深层结构交界处的职业教育体系,不仅吸收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而且融合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政府、企业的多元化价值观,逐步形成了具有市场经济特色的新型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1.1.2 社会价值取向的动态变化


在职业教育转型发展过程中,各方关系频繁交错,一些矛盾日益突出。例如:传统企业低迷;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不合理;城市校企合作中间环节受阻,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设计缺陷,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新问题,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直接密切相关,也受到其制约。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趋势呈现出动态发展的特点。


1.1.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具体实施和实施这一战略方针时,不同地区和发展阶段在选择正确合理的社会价值取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处理。例如,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缓慢,劳动者整体素质低,人才短缺。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文素质将逐步提高,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对地区的长远发展更为重要。这取决于通过职业教育搭建人才教育平台,实现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变。


1.2 学生个人价值取向


1.2.1 “求职谋生”与“个体发展”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人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多数学生把职业教育作为求职谋生的手段,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个人发展。“谋生”的形式和目的与学生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例如,大多数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希望通过职业教育获得技能,为未来职业生涯的延伸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多数来自城市的学生希望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就业起点。


1.2.2 社会惯性和社会思潮的影响


当人们感到缺乏材料时,他们通常会放弃个人专业,转向高薪职业。在职业选择方面,父母的思想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父母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定的社会惯性和社会趋势。目前,公认的“人才”是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教授、医生等高端职业,销售人员、工人、农民被视为社会底层的廉价劳动力,甚至企业也以教育、文凭等标准来衡量人才的技能水平。这误导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改变了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   1.2.3 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都有时代的印记,时代在变,其价值取向随时都在变化。现阶段,科技的发展使社会不断呼吁高新技术应用型人才。面对新形势,必须坚持推进职业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紧密融合,使过去只为部分学生服务的选拔性职业教育体系转变为灵活的综合性教育体系。职业院校还应根据技能发展和岗位需要调整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职业咨询和就业指导服务[2]。


1.3 企业的价值取向


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随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而变化。新时期职业教育是以不断探索和追求新技术为基础,满足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建立与社会发展高度一致的工业化现代职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不仅继承了传统教育的优秀经验,而且将时代发展带来的新变化融入到职业教育中。


1.4 职业院校的价值取向


1.4.1 职业院校的价值取向取决于社会价值和学生的个人取向


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塑造特色,为品牌效益,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也是中国职业教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秘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一方面随着管理体系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根据社会和学生的价值取向合理设计发展理念,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学校理念,有效提高职业教育的应用价值。[3]


1.4.2 职业学校的价值取向是双重调整的运行机制


劳动力市场和学生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使职业教育逐步转向市场和计划双重调整的运行机制。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学生市场(各专业工人的需求)的兴衰迫使职业院校调整专业。一方面,必须始终按照国家计划招生、教学、设立专业;另一方面,为了生存和发展,积极适应区域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沿海和东部领先。


1.5 科学优化和调整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对策)


优先发展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总体规划,是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有效措施。


1.5.1 确定职业教育导向性价值目标,必须有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


目前,职业教育已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教育改革的新亮点。我们时代的主要课题是“建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获得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优势”,而不是简单地以“功利主义”为目的办学。[4]


1.5.2 确定职业教育的定位价值目标,必须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并没有为劳动力资源的技能开发和再开发提供有效的服务,导致全球技能供需严重不匹配。为了缓解当前紧张的供需关系,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当前的国情,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当前所需的人才,还要提前培养和储备未来社会的人才。


1.5.3 确定职业教育导向的价值目标,必须实现就业与创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的结合


为了继续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必须坚持五种联系:专业与产业联系、课程内容与专业标准联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联系、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联系、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联系。根据国情培养综合能力,扩大职业技能的内涵。


2 结论


种树是十年计划,提高教育技能是百年计划。只有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结构和教育结构的调整,培养一批具有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的专业技术队伍,才能实现李克强总理签署的中国制造业的宏观目标。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