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人格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受“能力标准”价值观的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实践中具有“技能”和“就业”的倾向,从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复杂的职业环境出发,注重个人的完整发展,指向主体自我实现的职业人格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职业人格集中反映了一定社会职业活动和个人自由发展的需要,或可以协调高等职业教育“职业”与“教育”的矛盾,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和谐一致。
(1)职业人格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促进人类身心发展的教育必然是第一位的。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或本体价值反映了对人类身心发展需求的满足,特别是对人类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发展的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是技术价值、实践价值和解放价值的辩证统一[3]。技术价值是基础,通过培养学生工具理性满足技术需求,实践价值是技术价值的进一步深化,反映了职业教育对学生主体沟通理性的满足,解放价值是技术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反思和超越,通过锻造学生的批判理性激发解放兴趣。“锻造学生的批判理性”具体表现为培养学生的技术伦理意识、主体意识和价值反思意识、合作交流意识。
高职学生职业人格培养强调职业主体通过职业实践、交流合作体验内化,注重学生在技术操作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和专业情感能力,注重学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发展,符合职业教育的技术价值和沟通价值。职业人格的主体特征包含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独立、自由的人的主体需求。职业人格培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责任感,明确自己的伦理责任;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反思能力,明确自己的独特价值,释放和实现技术活动中的人性力量,自觉渗透技术活动的各个环节,使技术活动的发展符合人的内在本质。职业人格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以生命存在为基础,注重生命体验,呼唤生命活力,提高生活质量”[4]的价值追求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
(2)职业人格是指人类的生存、生长和生成目的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职业教育的过程,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素质和规格。一些研究人员通过对职业教育目的的定性分析,将职业教育目的划分为人类的“生存”、“成长”和“生成”三个层次的基本目的是关注人的生存能力,即培养受教育者具有专业定向的基本专业能力;高级目的是关注人的成长,即非专业定向的综合专业能力;最终目的是关注人的生成,即培养真善美统一的人格[5]。职业人格具有发展性,其产生是职业主体内部生理机制与其外部环境持续作用的结果。外部环境作用于主体,通过主体认知、思维、实践等活动形成主体认同,然后实现自觉实践,不断调整和改进,最终升华为专业人格。专业人格的产生必须经历从专业知识、技能等认知专业要素到内生专业素质的内化、内生专业素质到外部专业行为的外化、专业素质到专业人格的升华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包括专业主体的基本专业能力、基本综合能力、基本社会能力等关注人的“生成”基本专业能力的形成,包括专业主体的综合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关注人的“成长”综合专业能力的形成,包括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和个人自我完善目标的实现,即现实、完美、美丽的个性“生成”。由此可见,职业人格培养和现代职业教育关注人的“生存”、“成长”和“生成”的目的具有内在一致性。
(3)职业人格是现代生产方式对职业人员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新的分工体系和新的生产方式趋于多变和灵活。传统的流水线生产作业只需要工人掌握一定的简单职业技能,就不能满足现代产业发展的要求。新岗位、新职业不断涌现,要求工人不再坚持僵化的程序,而是注重优化组合。现代社会从业者更换职业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单一的职业技能不再适应这一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超出了能力的概念范围,从业者的自主性或独立性逐渐被列为第一。劳动者必须具备处理资源、处理人际关系、处理信息、系统地看待事物、运用技术等综合专业能力,为基本技能、思维技能和个性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现代生产方式对专业人士的要求已经从专业技能转向更全面、更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即要求专业人士具有健全的专业人格。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肩负起培养具有完美人格的完整职业人才的重任。
(4)职业人格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动力
职业人格是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兴趣等因素的综合体。其中,职业价值观是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成果的一套稳定的信念体系。它不仅决定了人们的择业倾向,也决定了人们的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将模糊的职业意识转化为明确的职业目标,深刻理解职业价值和人生意义,进而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唤起学生对职业活动真善美的追求,确保学生的职业生涯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职业生涯的成功也取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个性或个性的健康和改善。经过大规模的调查和研究,瑞士教育家M·L戈德斯密德提出了学生成功就业和职业成功的五个要素:就业动机和良好的个人素质、人际关系技能、丰富的科学知识、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敏锐而广阔的视野[6]。所有这些都是人格力量在职业活动中的发挥。专业人士在工作场所面临的是复杂的现场问题、人际关系、与人合作、自我管理等。没有人格的支持,他们的职业生涯将是不可持续的。只有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情感等属于职业人格的素质,才能激发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为学生的职业成功提供稳定的动力。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直接面向职业的劳动者。要使这些“准职业人士”能够应对未来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变化,开拓创新,引领职业发展,就必须重视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重视学生生活中隐藏的巨大人格能量的发展,赋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和能力,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境界的开阔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