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1、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全面展开,职业教育水平和专业结构不断完善,中高职业教育全面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然而,课程与教学中职业教育的脱节、缺陷和疏远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的关键因素。构建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工程,是实现中高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促进职业教育各级课程衔接,是实现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目前正处于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初级阶段,探索职业教育各级课程衔接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建立技术技能人才体系培养课程体系,巩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贯穿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缺失


学校安排课程很随意。课程作为职业教育衔接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立足点,是建立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人才成长“立交桥”的重中之重,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特别是建立职业教育体系、沟通各级职业教育起着关键作用。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有其根本属性,其课程也有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都强调就业。就业岗位的技术要求和知识能力要求已成为学校课程学习定位的标准。但是,学生在就业后能否适应科技水平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技能,或者在转岗时能否为学生学习和掌握新技能奠定一定的基础,职业技术学校没有参考标准。这就导致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标准,课程教学质量差距很大。同时,由于各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不畅,对中高职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受高职门槛要求的限制,导致中高职教学质量缺乏评价标准。


职业教育课程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职业教育课程存在区域差异。受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目的影响,各地职业教育的需求水平和相关技能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课程没有统一的硬性标准[46]。没有课程标准,课程评价就失去了主要的参考标准,导致各级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课程评价标准来衡量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使职业教育各级教育课程脱节,阻碍了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


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新技术、新技术密切相关,但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知识相对陈旧,缺乏足够的实践课程培训,导致学生知识技能落后,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岗位设置的技能需求,也阻碍了学生在新技能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陕西省职业教育缺乏贯穿中高职课程体系,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致性学习,阻碍了职业技术知识的传承。知识的发展以“螺旋式”的形式增长,在知识增长的过程中不断“追溯”和重新解释。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知识也应以“螺旋式”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以往知识的追溯中不断学习新知识,继承知识。然而,中高职课程前后的知识体系相互联系较少,使知识体系呈现断裂状态,不利于职业教育知识的传承。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