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实行自主班级管理
1.以人为本,实行自主班级管理
追求“尊重教育”的理念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或“人化”的教育。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尊重和信任人,以个性化的方式疏通和澄清内部组织,注重“合理性”,而不是“控制”和“抑制”。新时期的班主任要转变管理观念,在班级管理中要转变“管”为“理”,做班级管理的“辅导员”。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约束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可以解释为学生管理自己的班级,学会控制自己。现代班级管理是自主与自我约束的融合。在现代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作用不再是直接管理,而是间接调控和完善。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对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体现从管到导,再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就是说,当学生能够开始了解自己,教育自己,提高自己时,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让学生成为班主任,把班级交给学生自己管理,班主任退居幕后,尽可能把班级管理交给学生。班主任要认识到班级管理是孩子自己的事,班主任只是在旁边帮忙,把这个想法渗透到包括班级在内的组织结构的设计,职责权的划分,再到活动的组织。班上的工作要分配给人,责任要落实到人,任务要由人负责。这样,即使班主任不在,也能循规蹈矩,正常开展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并非无论。但要认真观察,及时处理问题,及时总结和表扬,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意识。
2.尊重学生。实行自主班级管理
尊重教育指出:“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是班主任管理学生的前提。高中生的年龄特点是身体发育迅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是求知欲强,爱好多样,喜欢亲自探索,但理解能力差,缺乏知识和技能,容易接受感性、形象和新鲜事物。在丁作的管理中,班主任首先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生活规范,提高学生行为的主动性。高中生的年龄和心理都有其特殊性,这决定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但解决问题并不意味着校长“堵洞”,而是通过组织大量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个人实践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校长是在学生认知和行为之间建立桥梁,在实施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安排组织学生反思,通过“回顾”、“水平比”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好习惯,激励他们深入思考,做任何事情。不仅要注重参与,而且要注重改进。
然而,在教育过程中,尊重不能没有条件,不能没有层次,不能没有底线。伟大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提到了“严格要求与尊重和信任学生”相结合的想法。其核心意义在于,尊重越严格,严格要求就越严格,严格要求就是尊重的体现。确切地说,“尊重教育”并不是无条件地尊重一切,不仅不应尊重教育中一些人的异常需求和活动,而且应严格禁止和要求纠正和改进。这一严格要求是对学生未意识到其人性尊严和发展短路的终极尊重,尊重学生的发展过程和教育的循序渐进过程。因此,在课堂管理中,不仅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还要严格要求学生,形成高效的课堂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