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工农业论文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薄弱

一、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必要性

随着财政支出的收紧和业务数量的减少,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普遍存在人员不足、整体年龄过大、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技术推广有效发展的瓶颈。近10年来,由于乡镇合并,泰兴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乡级组织从43个减少到16个,减少约62.8%;由于村合并,村级农业技术人员从近700人减少到200人,减少约72.3%,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极为不利。要引导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生产服务优势,弥补基层农业技术力量不足。

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2.1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加农民技术培训

农民技术培训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形式。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多从事一线生产劳动和生产经营服务,一般具有营销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生产信息灵通的特点。在农民技术培训方面,由县级农业部门牵头,按照“政府付费、社会法人培训、农民受益”的原则,选择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民技术培训服务。努力把广大农民培养成市场意识强、生产技能高、管理能力强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培训内容可根据培训对象的需要合理安排,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技能。

2.2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建设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具引进、试验、示范,使基地建设成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业技术人员、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通过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增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农民心目中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2.3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吸纳广大农民参与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具有机械经营范围广、技术贡献率高、组织程度好的特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通过参与、会议等形式,吸引农民经纪人、农民企业家、大农户、家庭农民,重点吸引一定文化程度、高水平、愿意帮助农民参与,农民发展成为科技示范,使科技示范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成为农业调查员、技术推广人员、政策推广人员,成为农民可见、询问、保留“当地专家”。通过农业经营、经验交流、讨论和解释,提高参与者的种植水平和管理能力,使广大农民走大规模种植和标准化生产的道路。

2.4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有偿服务

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形式技术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可以与农民签订合同,进行技术承包,实行技术有偿服务。按照规模化经营、科学种田的要求,实行统种、统管、统收的经营体制。这种形式具有面积大、技术应用效果好、可操作性强、相关人员积极性高的特点,可以重点推广应用。在这方面,江苏省兴化市钓鱼镇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5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先进农业技术,往往具有技术含量高、风险系数大、推广应用困难等特点。为此,有关部门应制定优惠政策,从资金、物质、技术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支持和鼓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发挥示范和驱动作用。2013年,泰兴市对实施家庭农场的农民,如秸秆全面还田、推广机插秧、使用新农药、实现全过程机械化等新农业技术、新成果,市政府补贴2万元;对植保专业服务组织,积极推广使用新农药、防治效果明显、服务能力强的单位,市政府给予2万元补贴,贡献突出的组织市政府给予10万元重点补贴。实践表明,2013年泰兴秸秆还田、新农药、机插秧等技术应用面积大,效果好。

2.6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各类农业项目的实施

近年来,为了加快农业发展,挖掘生产潜力,投入大量资金开展良种补贴、土壤配方施肥、农业科技家庭项目、粮食丰产科技项目、高产效率创造等一系列农业项目,由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薄弱,农民参与热情不高,效果不理想。建议项目实施主体由过去农业相关部门改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选择合适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人员、技术、设备、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提高项目实施效果。通过项目实施,培育和扩大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优化升级。有关农业部门主要实施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监督,改变过去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双重角色,全心全意做好裁判员。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