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科技基础和差距
(1)检测技术
截至“十二五”末,我国共开发残留证明检测技术500余项,其中农药残留证明检测从不到30种发展到700多种,兽药残留证明检测可覆盖20类300余种,建立了以农药、兽药残留为主的多项证明检测技术和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9]。在快速检测方面,我国制备了近300种农药、兽药残留物和非法添加剂抗体,开发了600多种快速检测产品。快速检测产品的市场份额不到15年底%上升到目前的80岁%以上[19]。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我国仍有一定比例的注册和有限的农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缺乏与农产品质量和营养相关的环境污染物和内源性检测方法;自主开发的检测设备少,设备成本高[20];农药抗体少,快速检验产品灵敏度和稳定性差。
(2)风险评估技术
在风险评估共性技术方面,我国初步确立了剂量-反应评价中的基准剂量评价技术建立了化学污染物(特别是农药)累积膳食暴露评价方法和农产品阶梯暴露评价方法[12];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建模技术研究,形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平台数据报告系统、分析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系统。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方面,我国对农兽药残留等危害因素进行了持续动态三维风险隐患调查和专项评估,获得了23万多项风险监测数据,形成了23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技术报告。我国还缺乏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数据,如现有危害因素、毒理学数据等基础数据,不能满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需要;技术上,人类细胞替代动物毒理学测试、暴露组学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刚刚起步,生物监测尚未纳入风险监测评估;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价模式很少[13]。
(3)过程控制技术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物环境过程和农业投入物和内源性毒素减少控制技术的研究上[20];我国已形成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区边界划分技术方法和水产生产区划分方法。例如,2011年,中国根据欧盟法规制定并形成了《2011年海水贝类生产区划分工作要求》。对于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主要根据毒理数据和残留消除规律制定。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制定了433种农药的4140项最大残留限量。在毒素减少控制技术方面,形成的相关管理规范或标准包括《预防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技术规程》等。虽然我国在农产品过程控制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缺乏环境污染物(农兽药、添加剂、持久性污染物等)与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性的研究;缺乏农兽药面源污染阻断和评价技术;新技术、新生产方法和新投资产品造成的危害评价、预防和控制措施研究较少。
(四)产地溯源与真实性识别技术
在信息可追溯性方面,我国已经制定了《农产品产地编码规则》、《农产品可追溯性编码指南》、《热带水果分类编码》等标准文件建立了农业复垦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性体系,覆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谷物、蔬菜、畜禽肉等主要农产品。在身份识别和可追溯性技术方面,近年来建立了DNA标记、近红外反射光谱、稳定同位素、矿物元素等一系列方法,为牛肉产地可追溯性、有机猪肉可追溯性和真实性识别、鸡肉、茶、蜂蜜可追溯性技术奠定了技术基础。然而,现有的可追溯性系统只是基于信息记录的可追溯性。与质量可追溯性相关的检测技术、质量安全可追溯性的检测设备、食品加工、储运过程中的质量可追溯性支持技术尚未整合形成技术体系。由于缺乏统一的可追溯性标准和规范指南,各部门建立的可追溯性系统仍存在信息不连接,许多产品可追溯性代码的作用与普通食品标签相似,没有发挥有效的可追溯性管理作用,由于缺乏化肥、农药、兽药、生产管理等信息,信息记录成本高,也导致源可追溯性信息收集困难。在身份识别和可追溯性技术方面,单一可追溯性方法可追溯性不高,可追溯性库存样品代表性差,综合可追溯性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