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是建立农业增长长效机制和粮食安全长城的屏障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许多事实一再表明,农业仍然是中国整个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近年来,我国农业灾害频发,2009年,南方,“水深”,北方“火热”;2010年极端高温强降水事件频发,强度和范围广,历史罕见,阶段性干旱严重,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高温日多,强度强,秋冬中东部雾霾天气频繁;2012年全球气候异常,“极寒天气”成为全球焦点,近期南方雨水成患等,农业生产形势极为严峻。正是基于农业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造成的粮食生产不确定性,No.No.1文件强调,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理解,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加产量和收入而瘫痪,不能因为农村面貌的改善而削弱投资,不能因为农村发展的持续改善而放松工作。农业是一个靠天吃饭的产业。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繁,气象异常,但粮食生产仍实现“八连增”。其中,科技抗灾对实现抗灾夺丰收起到了重要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是农业的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的护航为我国粮食稳定增产提供了保障,实现了我国粮食产量“灾中求稳,稳中保增”做出重要贡献。
2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强大动力
种子能改变世界,科技对粮食稳定增产的第一作用就是种子。据统计,我国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达95%,良种对我国粮食作物增产的贡献率已达35%以上。实践证明,科技是实现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长期保障农产品有效供应的根本途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农业科技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下定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大动力。”一半涉及农业科技,强调继续增加农业科技投资,确保增量和比例增加。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创新重点,完善创新机制,改善创新条件,努力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面对工业需求,着力突破重大农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加大对农业领域各类国家科技计划的支持力度,注重种业科技创新。这表明,农业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
3农业科技创新需要科技人员的实践和创造,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应用
中央一号文件建议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持现代农业建设。要着眼长远发展,提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努力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面对工业需求,着力突破重大农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稳步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加快前沿技术研究,突破农业技术瓶颈。长期以来,我国建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际上为我国粮食稳定增产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支持粮食安全建筑,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科技人员的智力支持,还需要农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好的技术只有送给农民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科技服务的有力支持有助于加快粮食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的步伐,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机械研究和技术推广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农业稳定是坚实的基础,农村稳定是社会安全,农民富裕是强大的国家。2012年中央农业农村工作总体要求强调,加强科技发展,加强生产供应,加强民生稳定,进一步加强农业政策,努力赢得良好农业收入,共同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业科技人员作为农业前沿的方面军,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在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4.1.充分发挥现代农业装备的物质支撑作用,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方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摆脱数千年繁重的生产劳动,实现国家粮食生产“八连增”做出重要贡献。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遵循农业科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以增产增效为主要目标,以农机农艺相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为基本要求,推进农业技术一体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一体化技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促进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不断扩大农业机械经营领域,提高农业机械服务水平。努力解决水稻插头、玉米、油菜、甘蔗、棉花收获等突出问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等机械设备,探索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这为农机研究和技术推广指明了发展方向。
4.2注重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性,将科技传递给农民家庭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促进产学研与农业科教紧密结合。完善农业科研评价机制,坚持分类评价,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改变重论文轻发明、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应用的局面。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洁、直观、双向互动的服务。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成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控制和市场流通的信息服务水平。作为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部门,要抓住机遇,立足岗位,以提高全省农机科技水平为己任,不仅注重科技创新,更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尽快服务“三农”。开展科技服务,将科技传播科技种子,让农民从书中获得更多的科技信息,获得更大的致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