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虽然世界各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但农业的基本地位保持不变。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具有农业人口多、自然资源匮乏、生产力水平低三大特点。我国现有人口13亿,农村人口近60%。土地条件为山地,丘陵占主体,多为干旱或半干旱,土地少水缺乏是我国自然资源贫乏的主要特征。就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能力而言,我国仍处于低水平。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化肥季节吸收率和灌溉水保存率均在30%~40%之间,而发达国家的这三个指标都是我国的两倍左右。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仍以传统农业技术为主,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亟待提高。据调查,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上学历占30%以上,平均教育年限为6.87年,技术技能农民不到5%。农业人才数量相对较少,每万名农业人口拥有约4名农业技术人员,666.7hm2耕地约5人,而西方经济发达国家,6个.7hm平均耕地1人,农业技术人员,农业劳动力接受农业教育或培养50%以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农民家庭联产承包为主,集体部分统一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为辅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创造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摆脱贫困落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稻、小麦、棉花、石油等主要作物的总产量显著增加。农业生产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为全社会的稳定、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渡时期。要避免社会、自然等诸多农业发展障碍,仍要从政策和科技两个方面着眼,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陈旧、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大幅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建立健全农业科研管理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率,把我国农业生产推向新的水平。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科研体系主要由国家、省、地市三个层面组成。农业科研的基层是地市级,对促进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后,我国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在各地相继成立。基层农业科研单位与农业生产一线农民直接接触,主要任务是组织农业生产技术研究、新品种育种和试验示范;依托农业科研站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在充分调查区域种植环境和种植历史的基础上,研究区域特色农业,为农业发展提供发展方向。大力建设新技术、新品种展示平台,扩大先进农业技术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广泛深入调查区域农业资源状况,评价物质技术设备能力和农业生产潜力,确定农业科研目标和步骤[2]。目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注重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制度机制创新,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从实际情况看,仍存在许多发展障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在事业费、人头费、科研经费、政府补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根据农业部2005年的研究数据,国家、省、地级市农业科研单位从业人员占全国农业科研人员的11.9%、50.2%、34.1%。2005年全年农业科研投入国家级、省级、地级分别为22.41亿、46.65亿,23.01亿元。按人均资金计算,国家级多于省级,省级多于地市级。国家级、省级、地级分别为19.73万、99..71万,7.05万元。基层农业科研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科研手段落后,基础设施陈旧。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在体制改革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重点建设,未能形成良性互动。同时,对农业科研公益性认识不足,对基层农业科研单位职责功能认识模糊。目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许多农民、家庭管理的普遍性和农业技术应用的分散性,要求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具有明显的社会福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