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灿烂农耕文明传承数千年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民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培养了高度的创新思维素养,形成了“实践观察测量推演归纳理论实践”创新模式[1]。总结工业革命前中国传统农业科技创新思维的特点,不仅可以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探索几千年来传统农业科技的发展,而且可以为新时期促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参考。
1.中国传统农业科技创新思维的演进
中国传统农业科技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独特的轨迹。思维要素决定了发展方向,发挥了启发器和传感器的作用,引领和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进步。
1.感性思维是基础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获取食物和其他生活材料的最初方式不是农业,而是收集和捕捞[2],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也处于混乱状态,只是被动适应而不是主动转变。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科学思维的雏形——直觉或感性思维逐渐萌生,从而创造性地开始了对动植物自然生产的模拟。经过无数次失败,积累了动植物人工生产的经验,创造了原始的种植养殖业。动植物食品有稳定的来源[2],中国传统农业的原始思维也随之产生。可以说,理解自然和思维的产生是相辅相成的,思维是理解自然(环境)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产物。
1.2主动思维的进步
随着人口的大量繁殖,对农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维护统治,治理领土,统治阶级发展农业的重要手段是提高领土上的土地生产效率。随着人类主动思维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自然认识的逐步深化,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其中,积极开发和利用先进工具,因地制宜建立先进的耕作体系,创造多种畜牧业管理技术,对当时农业科技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比如用金属工具代替木材、石头或骨头,建立防洪排涝的农田沟通体系[3],分组饲养牛、马、羊,定期交配,通过去势术消除不良,都是积极科学思维的集中体现[4-5]。
1.提高理性思维
随着对自然环境的进一步了解和农业的发展,更高层次的创新思维应运而生。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依然频繁。国家能否取得胜利,取决于农业的发展水平[2-3],也是以精耕细作等特色传统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农业科技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对自然环境认识的逐步深入,人们对提高生产力、发展农业有了新的思考,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例如,以前防为主的沟渠水利系统,此时演变为以农田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地位的变化,也体现了人对自然控制的加深。以防为主,保护农田作物符合自然属性;以用为主,是在掌握自然属性的基础上使用。除水利进步外,畜牧业、兽医技术正式形成[6-7]、土壤学、农业气象学、育种方法、耕作制度也进一步发展[3]。同时,随着劳动人民对农业生产认识的深入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农业生产也出现了技术总结,即农业理论总结,如农业生产的三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三才”理论使科学思维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科学思维“实践观察测量推演归纳理论实践”雏形初步出现。
1.4.整体思维见效
农业作为第一个支持中国社会发展的产业,其科技创新没有现成的创新模式可供借鉴。重大突破只能依靠自身的认知、经验的积累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突破。可以说,这个过程本质上是整个系统思维形成和表现的过程。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是水利灌溉技术发展的萌芽阶段,最初提倡采用“障”和“堙”直线思维模式解决洪涝问题,效果一般。为了解决耕地被淹的问题,人们通过不断的观察、类比、体验和思考,创造性地创造了沟渠排水的水利,这是创新思维的巨大质变。春秋战国时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融入农业生产,解决问题由直线思维提升到整体思维的更高层次。公元256年左右,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建成[8],是整体思维得到良好实践的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