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经济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要发展经济,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发展,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真理。但如果我们遵循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发展道路,注定要失败。要想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注重特色经济,发展比较优势。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拥有5000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比较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发挥比较优势,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中医药产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整体协调发展的系统观点,利用天然植物药物治理人类疾病的源头,是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寻找自身发展的优势之一。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11]。研究中医药经济的发展是必要的。要研究中医药经济的发展,必须研究中医药经济与中医药教育的关系。
中医药经济的发展是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动力源
中医药经济在促进中医药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由中医药经济的规律和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中医药教育的影响。中医具有毒副作用小的特点,中医治疗效果慢,特别是对一些慢性病。越来越多的疾病需要比西医更有效和更少的毒性副作用治疗倾向于使用中医,屠呦呦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当地科学家和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在回应诺贝尔奖时说“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挖掘中医的成功案例,获奖是中医走向世界的荣誉”。屠呦呦的奖项显示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中医药加速了世界的步伐。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世界上有40多亿人使用中草药,占世界人口的80%。预计未来10年中医药综合利用将出现“新浪潮”,中医药发展前景光明[12]。中医药具有如此巨大的市场前景,促进了中医药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医教育走出了传统的口口相传单教徒模式,走向了规模化教育和国际化教育的新途径。据统计,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有独立的中医学院。中医学院的学生来自社会各阶层,甚至很多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医,这对中医教育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可以说,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促进了中医药的升温,为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其次,中医药的保健作用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自我保健观念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中医药保健产品由于其天然、绿色、疗效高、无毒副作用等特点,正成为人们保健活动的时尚追求。药物饮食、特殊补品等都是中医药在保健领域广泛应用的结果。人们选择中医药保健产品是为了预防疾病、减肥、增加智力、增强力量、眼睛清晰、固体牙齿等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中医药医生的指导,正确选择药物和剂量。缺乏中医药人才是制约中医药保健健康发展的瓶颈。然而,根据市场规律,巨大的中医药保健产品市场必将促进中医药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三,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根据自身特点发展中草药种植经济,是寻求经济发展的捷径。天然药材资源丰富,投资少,收入高,近年来促进了中医药种植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发展趋势也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药材种植的数量和质量对经济收入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积极研究环境变化等因素造成的中药材种植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以及对实际中药剂量和疗效的影响。许多种植者积极接受中医药教育,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使中医药种植经济成为促进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此外,虽然我国中医药教育在科学规范过窄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不适应社会需求[13],主要体现在:中医药领导极度匮乏,中医药经理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基层中医药医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14]。此外,在我国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市场规则不完善,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中医药经济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畸形,必然影响中医药教育的健康发展。例如,受西医发展的影响,中医药医生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因素可以量化,将促进或阻碍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正确认识中医药经济的发展是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动力源。积极发展中医药经济,促进中医药教育,是我国发挥比较优势、谋求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