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医学论文

观察患者腹痛的程度和性质

1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7年8月~2012年1月,本科室收治的23例患者年龄21例~平均年龄(25.0±2.8岁。孕中期15例,孕晚期8例。单纯胆囊结石1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炎5例。


1.2临床表现


有时胆囊区深呼气时会出现触痛反应(Murphy征阳性),Murphy征阳性19例;21例有典型胆绞痛,2例不典型;都有发烧,体温37.6~39.6℃;2例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9例门冬氨酸转氨酶升高,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增加;5例伴有子宫收缩。


2结果


19例非手术治疗,3例病情加重手术治疗,1例流产。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7人,住院时间7人。~平均(12.71d)±4.7)d。


3讨论


3.1护理


3.1.1一般护理


3.1.1.1心理护理


胆结石患者不仅担心自己的疾病,而且担心胎儿的健康,经常有紧张、恐惧、焦虑。认真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避免心理因素加重和恶化,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因此,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解释疾病治疗和康复知识以及自我心理调节的作用。这组患者可以保持良好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1.1.2卧床休息


疼痛发作时,卧床休息,采取舒适的姿势(主要是左卧位),缓解后可适当活动;引导其有节奏地深呼吸,听柔和的音乐,分散注意力,达到放松和减轻疼痛的效果。


3.1.1.3合理饮食


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进食,发作期禁水禁食,必要时胃肠道减压。病情缓解后,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不宜过饱。在饮食结构上,要严格控制脂肪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因为胆结石的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高和代谢紊乱有关。禁止饮酒和吃辛辣食物,多吃萝卜、蔬菜、豆类、豆浆等食物。萝卜有利于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吸收;蔬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纤维素;豆类富含植物蛋白。此外,还应补充一些水果和果汁,以补充炎症引起的体液和维生素损失。重症患者应禁食、胃肠道减压和静脉补液,以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本组13例患者在发作期间禁食,2例患者合并严重呕吐,静脉输液后营养得到改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得到纠正。


3.1.1.4高热护理


除病因治疗外,采用物理降温,体温在38.5℃以上的,给予冰敷。当体温达到38.5℃时。>39.5℃的患者,除上述措施外,应在四肢大血管处放置30%酒精擦浴和冰袋,30min应测量体温一次,防止因降温过快而发生事故。这个小组有9个病人的体温>38.5℃,7例物理降温0.5℃~1h后体温逐渐下降,1h后体温逐渐下降,~3d后体温恢复正常;2例物理降温效果差,按医嘱使用降温药物后2小时体温逐渐下降,2d后体温恢复正常。


3.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2.1.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重症患者进行24小时心电图监测。这组患者有体温升高和脉搏加速,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炎患者有3例>39℃,呼吸加快,脉搏细速(120次/min以上),收缩压<70mmhg,神志恍惚,及时向医生报告,经抢救护理后好转。


3.2.2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


观察患者腹痛的程度和性质;发作时间、诱因和缓解的相关因素与饮食、姿势和睡眠的关系;腹膜刺激征和Murphy征是否阳性,注意区分是胆囊炎、胆结石引起的疼痛还是宫缩引起的其他原因引起的腹痛。本组有典型胆绞痛患者21例,Murphy征阳性19例。观察腹胀、恶心、呕吐、皮肤粘膜是否黄染。如果患者腹痛加重,腹痛范围扩大,可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止痛药;如果患者有高热、寒战等不良症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紧急治疗;如果患者呕吐,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如果腹痛进行性加重,范围扩大,出现压痛、反跳痛、肌肉紧张等。,并伴有寒战、高热症状,提示胆囊穿孔或病情加重,应配合紧急手术准备。本组3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3.2.3.宫缩和胎儿监测


严格观察宫缩、胎心及阴道分泌物。①胎心率每4小时监测一次,胎心率监测1次~2次/d;②教孕妇自我监测胎动,发现胎动频繁、减少或消失应立即通知医务人员;③常规脐血流动力学检查发现脐动脉血流收缩期/舒张期比值(S/D)有明显增加的,应立即进行彩色B超检查,本组8例B超结果提示:胎儿宫内缺氧。


3.2.4药物治疗


3.2.4.1止痛护肝


对诊断明确的剧烈疼痛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给予消炎利胆、解痉或止痛药,肝功能异常患者给予护肝治疗。本组19例患者经消炎利胆、解痉等治疗后症状缓解;9例肝功能异常患者经护肝治疗后恢复正常。


3.2.4.2抑制宫缩的药物


①盐酸利托君是抑制宫缩的首选药物。15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初始剂量为0.05mg/min,根据宫缩调节,每10min增加0.05mg/min,最大量为0.35mg/min,宫缩抑制后继续滴注12小时,停止滴注前30min改为口服片剂10mg,每4小时滴注12小时,~6h1次。用药过程指导患者采取左侧卧位,降低低血压风险,密切关注孕妇抱怨和心率、血压、宫缩变化,限制输液量,防止肺水肿;如心率﹥140次/min,应减少滴数或药物剂量。本组有4例心率患者。﹥140次/min,减缓滴数后心率波动为95~120次/min。


②硫酸镁25%硫酸镁16ml加入5%葡萄糖100ml,300ml,~60min内静脉滴注后,继续硫酸镁1~2g/h滴注至宫缩<6次/h,每天总量不超过30克。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呼吸、膝盖反射和尿量,防止硫酸镁中毒。本组有5例患者宫缩,均先给予硫酸镁抑制宫缩治疗,3例效果不佳,改用盐酸利托君抑制宫缩,治疗后4例宫缩抑制,1例流产。


3.2.5控制感染


感染一般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寒战、高烧、黄疸、恍惚,严重者甚至昏迷,按照医生的建议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


3.2.6术后护理


本组3例患者手术治疗,1例患者流产。


①观察腹部切口、子宫复旧、恶露;


②指导母乳喂养;


③做好新生儿免疫工作;


④密切观察T管引流等引流管,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数量,术后2次~3d且引流液量小于15ml/d,可拔除引流管;


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直至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该组患者切口愈合良好,子宫收缩良好,恶露少,产妇能掌握母乳喂养技能,均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T管引流顺畅,术后第2d拔除,生命体征稳定。


4小结


对孕妇和胎儿有严重的潜在危害。护士应了解其常见病因,掌握疾病的特点、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孕妇心理护理,减轻心理负担,做好饮食指导,避免高脂肪饮食,密切监测胎儿变化,防止感染,是确保孕妇和胎儿安全的重要措施。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