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查方法
回顾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31起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病历、手术及麻醉资料,参照《医疗护理操作技术规范》、与手术室护理相关的操作流程、工作职责和规章制度,分析了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SCL-90(症状自评量表)用于评估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括身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和精神病9个因素。健康水平按分数分为5个等级。分数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压力评估。量表由35个项目组成,可分为护理专业和工作、时间分配和工作量、工作环境和仪器设备、患者护理和管理以及人际关系五个因素。压力按分数分为四个等级。分数越高,压力越大。
2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人为原因引起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采用构成比统计;测量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变量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是差异,具有统计意义。2.1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构成是统计目标和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第一个原因。
33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评价总分为(83.45±35.47分,中国成人常模心理健康评价总分为(129.96分)±38.76)分[4],两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源33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因素平均得分:护理专业及工作(2.777)±0.77)分为时间分配和工作量(2.54)±0.76)分为工作环境和仪器设备(2.13)±0.84)分为患者护理(2.54)±0.73)分为管理和人际关系(2.09)±0.63)分。根据护龄、职称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比较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压力源的相关性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与整体压力呈正相关,与时间分配和工作量、工作环境和仪器设备、患者护理、管理和人际关系明显相关(P<0.05)与护理专业和工作相关性不大(P>0.05)。
4讨论
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可归因于上诉的五个压力源因素。说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与手术室的风险密切相关。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会影响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决定手术能否顺利完成。此外,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压力也表现出一定的趋势。中年护理人员的压力较高。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年护理人员经验丰富,事业处于上升期,主要是部门的骨干力量。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5措施
现代医学模式的自我调节已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护理人员应放弃过去被动服务和简单技术操作的概念,转变为主动服务,全面评价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和社会因素,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概念。管理层可以利用价值或情感激励来鼓励护士相信自己,提高自我价值。工作压力这把双刃剑,适度地鼓励员工提高绩效,过度会引起不良的身心反应,导致身体、心理和行为异常。医院应当依法制定相应的职业保护措施,优化工作环境和设备配置,组织开展各种业余活动,注重思想交流,关心、理解和尊重护士,减轻心理负担,创造良好和谐的文化环境。实行弹性工作制的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如果不及时引导和调整,可能会造成很多负面影响。手术室管理人员应根据预期工作量计划分配手术室护理人员,实行小组轮换制度、值班制度和待命补充制度,使手术室护理人员得到充分休息,缓解工作压力。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仅要有与医生合作完成手术的能力,还要有适应能力、病情评估能力、边缘学科知识和沟通技巧。通过建立技术能力考核体系,手术室可以开展新知识、新技术专项培训、新仪器模拟演练、学术交流,培养年轻护士的专业技术和应急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确保手术安全。通过医院整体讲座和科室讨论,护理人员可以修复护理心理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知识,传授正确的人际关系模式,消除不良情绪干扰,强调医护人员的沟通,保持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