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作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双语教学(Bilingualteaching)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近年来,国内主要本科医学院开始探索双语教学改革,我院血液科在本科血液病学教学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一、双语教学的内涵和必要性
双语教学是指以两种以上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学方法。其中一种语言不是学生的母语。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掌握两种语言,或鼓励学生在掌握和运用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和使用第二种语言2。也就是说,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可以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思维转换,用母语以外的语言进行专业交流,查阅最新的外语资料,满足本专业的科研和临床要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语言和专业基础。目前,国内医学院校主要采用汉英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和表达专业英语的能力,拓宽国际视野,了解最新前沿知识,实现国内医学专业教育与国际接轨3。
二、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正确处理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与双语教学的关系是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双语课一知半解,课后自学中文书,仍依靠母语思考,最终导致专业知识理解不彻底,专业英语不灵活使用,这是双语教学容易引起的误解。只有明确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专业知识和能力,语言是沟通的工具和桥梁,才能避免本末倒置。
三、血液病学双语教学的特点
内科是临床医学本科的核心和重点课程,血液病学作为其中一章,具有内容复杂、知识模糊、前沿知识动态更新、新领域发展、研究方法创新等特点。因此,临床一线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解释基本概念,并向学生介绍前沿内容。因此,临床医学专业的血液病学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和前沿知识的进展。血液病学双语教学基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具有内容复杂、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复杂、知识跨度大的特点。此外,血液病学专业的英语词汇复杂,内容多,难度大,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四、教学实践及成效
1.双语教学模式: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在科室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初步探索了一套适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双语教学模式(语言主要采用中英文结合)。目前,世界主流医学专业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保持式双语教学:教材采用中英文对比,课堂板书和学生作业采用英语,但教师在课堂上用汉语讲解(2)过渡双语教学:所谓过渡,即课堂教学全部或部分采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外语专业教学(3)沉浸式双语教学:所谓沉浸式,即课堂教学只采用一门外语进行专业教学,旨在创造一个完整的外语环境4。结合本课程的学科特点,以及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自身素质,我们选择了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
2.选择合适的教材:在本科血液病学教学中,除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内部科学教材外,还有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和讲义,以及国外出版的英语医学教材。国内外教材的联合使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提高专业英语水平,有利于他们对医学基础知识和关键内容的理解,并为未来的英语数据咨询和学习做准备。学生反映,通过使用和比较英语原始教材和中文规划教材,不仅可以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符合教学考核的要求;不仅学习标准化的专业英语,而且拓展了知识视野。
3.选拔高水平教师队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教材+环境+教法)×教师5。因此,培养具有医学专业水平和英语教学能力的教师是非常重要的。我院血液科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由具有较强英语表达能力、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副高级以上职称或高级主治医师组成。注重加强教师培训,为教师提供国际交流和出国留学的机会,举办教师教学竞赛,对教师进行监督考核,形成积极的氛围。课前,教师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前在线发送给学生预览,标记预览内容中涉及的难度和新的医学专业词汇,方便学生逐一突破。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英语课件教学,英语教学,关键内容用中文标记,教师反复解释和强调。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鱼比教鱼好”。在新形势下,自主学习是世界各地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从“学习”转向“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请向学生报告PPT,教学课程、在线互动等。,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真正实现“翻转课堂”。根据不同的疾病,进行案例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每个学生都是讨论的主体。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也有意识地加强了医学英语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如每周进行一次英语班、英语查房、英语病史报告、英语病例讨论等活动6,扩大了医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营造了科室良好的学习氛围。
5.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课前,教师建立每个班的公共学习平台:微信群或QQ群。教师首先在公共学习平台上教授相关课件、视频和参考资料,方便学生预览7。在课堂上,使用图片、动画、视频、网络平台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医学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课后,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查阅相关英语文献,提高英语能力,开阔视野,为今后的工作或继续深造奠定基础,为全面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培养科研思维奠定坚实基础。
6.教学考核方法: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双语教学效果,我们的考核方法由理论考试、临床实践考试和专业知识报告(英语)三部分组成。三者的得分权重为50%、30%和20%。理论考试采用在线考核,试题采用英语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回答,鼓励学生尽可能用英语回答,使用全英语回答者可以有相应的加分。临床实践测试也采用英语命题,学生在开始实践操作前必须理解和理解。在专业知识英语报告部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用英语报告。在准备过程中,他们训练学生查阅文献、团队合作和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充分地掌握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主动学习,参与性强。很多人认为他们收获了很多,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内科”和“血液病学”双语教学没有教学大纲和标准教材。因此,不同院校、不同医院的教师使用的教材差异很大。所选教材包括国外原版教材、外文教材节选、教师自编讲义等,版本、形式和内容不统一。同时,教材难度参差不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此外,一些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难以跟上教学节奏。然而,由于学生对自己的疾病知识感兴趣,他们也弥补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无聊。当然,这些学生课后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英语内容。总之,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血液病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双语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而且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紧跟医学前沿,与前沿医学知识紧密结合,促进医院医学、教学、科研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