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查是指通过比较标准值,有利于医学检查技术分析人体血液标本中的检查指标和疾病因素,从而达到诊断疾病、判断疗效和观察预后的效果1。血液检查是临床医学检查系统中最常见、最有效、最准确的医学检查之一,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在临床医学检查中,血液标本的处理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降低了临床医学检查的准确性。一些研究表明,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和处理方法是临床医学检查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在这方面,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医学检查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和解决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86例临床医学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和处理方法,分为A组、B组和C组。
1.2研究方法:A组新鲜血液标本取样后30min离心、血清分离及临床医学检查;B组新鲜血液标本取样后30min离心,4℃冷冻保存在环境中,24小时后进行临床医学检查;C组患者在取样新鲜血液标本后,直接放置在4位℃冷冻保存在环境中,24小时后进行离心、血清分离和临床医学检查;分析三组临床医学检查结果与参考值的差异。
1.3临床医学检查指标: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1.4数据处理:SPSS12.0软件用于处理实验数据,T检用于测量数据;计数数数据用于χ2检验;P.05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A组临床医学检查结果与参考值无显著差异(P>0.05);B组、C组临床医学检查结果与参考值(P>0.05)有显著差异;B组、C组血液标本处理对临床医学检查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C组血液标本处理影响最大;详见表1。
3讨论
临床医学检查的常用指标对诊断疾病、判断疗效、指导治疗、评估预后具有多重临床价值。随着血液生化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准确性和特异性显著提高,临床医学检测质量控制是提高检测准确性的关键环节。由于血液标本处理方法不同,RBC、WBC、PLT、HB、ALP、TBIL、LDH等临床医学检验指标的检验结果存在差异2-3。在本研究中,A组、B组和C组的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和处理方法不同。通过比较三组临床医学检查结果与参考值的差异,发现A组临床医学检查结果与参考值没有显著差异;B组和C组临床医学检查结果与参考值的比较,C组血液标本处理的影响最大;提示临床医学检查结果受血液标本处理方法的影响,随着血液标本处理方法的不规范,临床医学检查结果的影响增加。由于血液标本的处理方法会影响血液标本的溶血、标本的凝固和脂浊,红细胞受损的溶血、标本的凝固和脂浊会影响血液常规检查、凝血象检查和血沉检查的生化检查结果4。在这方面,在临床医学检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处理血样,设置适当的离心时间,将血样储存在低温下,在规定的放置时间内完成临床医学检查。综上所述,新鲜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和处理方法会影响临床医学检查结果;未及时检查的新鲜血液标本应及时离心冷冻,避免临床医学检查结果与临床疾病诊断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