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医学论文

联合药物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失眠的短期和长期治疗效果探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药物疗法联合认知一行为疗法对慢性g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慢性失眠患者86例,随机分为3组,即药物组(n=30)、认知一行为组(n=30)、联合组(n=26),比较分析3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即刻,联合组治疗有效率100.00%高于认知一行为组86.67%、药物组83.33%;治疗12周,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认知一行为组为93.33%,明显高于药物组76.67%(P<0.05)。结论药物疗法、认知一行为疗法对慢性失眠患者短期效果确切,两种方法联合治疗,可提高长期疗效,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慢性失眠是一种精神科临床常见病之一,指每周≥3d、病程≥3个月的睡眠紊乱,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身体健康。药物是治疗失眠的常见方法,但长期使用会出现不良反应,降低治疗效果。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的转变,非药物疗法治疗失眠的价值得到肯定。该文方便收集了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86例慢性失眠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了药物疗法、认知一行为疗法及联合疗法对慢性失眠的短期、长期效果,旨在为疾病探讨安全有效的方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慢性失眠患者,86例患者分为药物组30例、认知一行为组30例、联合组26例,药物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37.39±3.09)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病程(4.28±1.20)年。认知一行为组男性13例,女l生17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7.40±3.10)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病程(4.30±1.21)年。联合组男性11例,女I生15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7.40±3.08)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病程(4.29±1.19)年。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病程I>3个月,每周睡眠紊乱≥3次;②符合全国睡眠学术会议制定的慢性失眠标准;③患者主汴有失眠症状,夜间觉醒次数≥2次,时间≥30min;④睡眠浅、多梦,总睡眠时间短,日间头晕、精神不振、乏力;⑤无药物过敏史:⑥该组研究符合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药物、酒精、毒品依赖者;②重大生活事件或心理应激,未解决者;③合并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者;④严重睡眠时相和结构紊乱;⑤合并痴呆、认知功能障碍者;⑥正在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抗抑郁药物且不能停药者;⑦不愿意参与该研究,或临床资料不完善者。

1.2方法

    药物组患者每晚睡前给予10mg酒石酸唑吡坦片(国药准字:H20020372)治療,给药1个月后,根据病情按需或间断给药。认知一行为组患者由专业精神科医生进行睡眠卫生指导、刺激控制法、睡眠限制疗法、认知疗法、放松疗法等,至少1次/周面对面治疗,60~90min/次,持续治疗4周,平时进行电话随访。联合组患者同时接受药物治疗和认知一行为治疗,具体方法见药物组和认知一行为组。

1.3观察指标

     睡眠改善疗效判断,睡眠效率=实际入睡时间/上床至起床时间×100%。痊愈:失眠症状消失,睡眠效率≥70%;显效:失眠明显有所减轻,睡眠效率≥60%;有效:睡眠效率≥50%;无效:睡眠效率<50%,或病情加重。将痊愈、显效、有效纳入总有效中。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计量数据(x±s)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疗效比较

    治疗结束即刻,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见表1。

2.2治疗后12周疗效比较

    治疗12周,联合组、认知一行为组有效率高于药物组(P<0.05)。如表2。

3讨论

    失眠症是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的情况,导致患者精神活动效率降低,引起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临床在治疗失眠症时,多数给予安眠药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安眠药具有起效快、见效快等特点,可缩短说明潜伏期,减少醒觉次数,延长睡眠时间,从而改善睡眠质量。但长期服用会产生依赖性,且不良反应多,患者接受程度不高。酒石酸唑吡坦是一种新型的非苯二氮卓类镇静药物,结合中枢神经系统α-1亚型的GABA-A受体,具有半衰期短、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镇静催眠药物。该文研究结果显示,酒石酸唑吡坦可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失眠症状,治疗12周观察到药物仍能出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疗效有所降低。推测与患者病程长、接受不同种类药物治疗有关。

    近年来,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渡,人们意识到心理和生理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慢性失眠不仅是睡眠生理紊乱,也是心理障碍过程。目前治疗失眠的非药物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刺激控制疗法、肌肉放松疗法等。随后临床对慢性失眠发病机制研究不断深入,认识到安眠药的危害性,国内外提倡非药物疗法治疗慢性失眠。认知一行为疗法是治疗心理精神疾病的常见手段,通过各种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心理治疗等,试图改变患者非适应性睡眠习惯,减少自身认知上的唤醒,改变睡眠不良态度,从而提高睡眠质量。石志斌等研究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稽延性失眠症状长期效果确切,药物联合认知一行为疗法起效更快,其持续效果与认知一行为疗法相当。该研究结果表明,认知一行为组患者治疗结束即刻,与药物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发现认知一行为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推测与认知一行为疗法显效速度慢有关。在治疗结束后,认知一行为疗法仍能保持良好的效果,纠正睡眠紊乱,提高睡眠质量。

     有学者提出,联合治疗时,患者可能将疗效过多归因为药物,出现停药后疗效降低或低于认知一行为疗法的情况,故不认同联合治疗的长期效果。该文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组在治疗结束即刻、治疗12周时均表现出了优于单一疗法的临床优势,将两种方法叠加,有利于提高患者长期治疗效果。治疗12周时,联合组治疗有效率稍降低,但仍高于单一治疗组。该研究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认为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如症状突出的患者、长期依赖药物的患者,建议治疗初期阶段以联合治疗为主,其他患者可在治疗过程中调整为联合疗法,确保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慢性失眠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初期可维持不错的效果,持续使用后效果减弱;虽认知一行为疗法起效慢,但作用时间长久,可有效改善慢性失眠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将认知一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起效快,持续效果与认知一行为疗效相当。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获得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继辉,温盛霖,胡三红. 简要行为疗法对慢性失眠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9):538-542.

[2]王继辉,韩洪瀛,张明,等. 睡眠伴侣辅助治疗对慢性失眠患者行为疗法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2):284-288.

[3]林玲,蒋晓江,刘娟,等. 远程交互式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疗效观察[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6,(2):134-138.

[4]于楠. 酒石酸唑吡坦与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15,(7):789-790.

[5]张红菊,姚勇,张杰文. 认知-行为疗法及结合药物治疗原发性失眠的对照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0):6-9.

[6]石志斌,王思远. 药物及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治疗稽延性失眠症状的对照研究[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5,(2):72-75.

[7]李雁鹏,张鹏,储静,等. 药物、认知-行为疗法及其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失眠的对照研究[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1):83-87.

[8]李玲. 睡眠伴侣辅助治疗对慢性失眠患者行为疗法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 医药前沿,2016,(9):139.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