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医学论文

两种根管充填糊剂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根管充填糊剂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的疼痛及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牙科于2014年7-12月所收治的适应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患者87例,患牙共126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6例,患牙均为63颗。两组均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组利用Cortisomol糊剂进行根管充填,观察组利用Vitapex糊剂进行根管充填,观察并比较两组患牙术后7d的疼痛反应情况以及术后1年的随访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术后7d的疼痛反应率为6.3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2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随访的临床疗效为9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时,利用Cortisomol糊剂进行根管充填的术后疼痛反应较少,而利用Vitapex糊剂的远期疗效较好,临床可依患者实际情况,配合x线辅助检查结果作出合理选择适应证,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伴随医疗技术的发展,一次性根管治疗术逐步被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所认识和接受,且随着材料学的不断发展,此治疗术的适应证范围也不断的扩大。与传统根管治疗术相比,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具操作步骤少、节约时间、减少复诊次数、减轻患者疼痛等优势,但术后疼痛及远期成功率却抑制了其发展。临床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治疗效果不仅受适应症选择及医生手法的影响,而且更受所选择使用材料的影响。该案方便选取了该院牙科于2014年7-12月所收治的适应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于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时分别利用Cortisomol糊剂和Vitapex糊剂进行要管充填,观察并比较了两组患者的疼痛及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資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87例该院门诊收治的适应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患者,纳入标准: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患牙松动程度低于Ⅰ度,存在轻微但不甚明显的叩痛;经x线片检查显示根尖发育完成,根尖周低密度影像直径低于5mm;未行过根管治疗。依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其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20~72岁,平均(38.2±3.5)岁;患牙63颗,均为磨牙,上颌第一磨牙11颗,第二磨牙10颗,前磨牙5颗;下颌第一磨牙18颗,第二磨牙13颗,前磨牙6颗;有瘘管25颗,无瘘管38颗。观察组46例,其中男23例,女23例;年龄22-78岁,平均(38.6±3.1)岁;患牙63颗,均为磨牙,上颌第一磨牙12颗,第二磨牙9颗,前磨牙5颗;下颌第一磨牙19颗,第二磨牙13颗,前磨牙5颗;存有瘘管27颗,无瘘管36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利用根管充填糊剂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术前经行X线检查拍摄根尖片,以了解根管及根尖周病变情况,常规开髓、揭髓顶、拔髓,利用电测仪对根管工作长度进行确定,并利用Pro-Taper镍钛锉行根管预备,利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对根管进行交替冲洗,并以纸尖对根管进行干燥,对照组利用Cortisomol糊剂进行根管充填,观察组利用Vitapex糊剂进行根管充填,两组均采取冷牙胶侧方加太远方式进行根管充填操作。术后均行x线检查拍摄根尖片,以了解根管充填情况,根管充填物严密充填,与根尖孔距离不超过2.00mm为适填,若出现欠填或是超填现象,均应重新进行充填,并暂封窝油,同时调整咬合,1周后回院复诊无明显症状者即可行永久充填。嘱患者术后3d内避免利用患牙咀嚼食物。为保证术后比较的客观性,上述操作均由同一医生完成。让患者于术后7d加院复诊,以了解患者疼痛反应情况;术后对患者行为期1年的随访,以了解患者远期临床疗效。

1.3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牙术后7d的疼痛反应情况及术后1年随访的临床疗效。疼痛反应情况评判标准:根管充填后有严重疼痛感,根尖区现明显肿胀,叩痛明显判定为重度反应;根管充填后有自发性疼痛感,根尖区未现明显肿胀,但存在轻度叩痛,经抗炎治疗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判定为中度反应;根管充填后有轻微疼痛感,叩诊及咬合存在轻微不适,症状可缓慢消除判定为轻度反应;根管充填后无任何不适症状判定为无反应。疼痛反应率=(重度反应+中度反应+轻度反应)/总例数×100.00%。

    术后1年随访的临床疗效评判标准:患者1年后随访临床疗效的评判需结合考虑患者临床症状及X线牙片表现进行评判。患牙无自觉症状,不存在叩痛、窦道,咀嚼功能完全恢复,X线牙片显示根尖周组织正常,根尖周透射影像完全消失,牙周间隙正常判定为成功;患牙无自觉症状,各项临床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有一定咀嚼功能,X线牙片显示根尖区透射区阴影面积明显缩小,或有恢复趋势判定为好转;患牙仍有自觉症状,存在叩痛,现窦道或原有窦道未闭合,咀嚼不适,X线牙片显示根尖区透射区阴影面积不变或扩大,原根尖周无异常者出现透射区判定为失败。治疗总有效率=(成功+好转)/总例数×100.00%。

1.4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例数百分比[n(%)]表示计数资料,并利用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牙术后7d的疼痛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术后7d的疼痛反应率为6.35%,观察组术后7d的疼痛反应率为26.98%,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牙术后1年随访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术后1年随访的临床疗效为88.89%,观察组术后1年随访的临床疗效为98.4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是指一次性完成根管形成和根管充填,而无须再次进行根管封药的治疗方式。相比于其他治疗术,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具以下明显优势:①术后不易发生并发症;②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患者复诊次数;③有效防止疗程间出现再次感染;④操作具较高可操作性。但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常出现疼痛,其原因有很多,如充填材料对根尖周组织造成压迫、对充填材料过敏、器械操作过度、根尖区渗出物过量等。为此,在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要特别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尽量减少器械的使用次数;及时充填患牙,以免患牙出现再次感染;避免消毒药物引发化学性根尖周炎,从而减少术后疼痛反应的发生。此外,选择适当的根管充填材料也是减少术后疼痛反应发生的有效方式。

    伴随科学技术及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市场上的根管材料种类越来越多,Cortisomol糊剂和Vitapex糊剂是近些年来临床治疗使用较多的根管充填糊剂。Corti.somol糊剂是一种新型氧化锌丁香油类糊剂,其含强的松龙醋酸盐、多聚甲醛、赋形剂等,相比于普通根管充填糊剂,Cortisomol糊剂增加了1%的强的松龙醋酸盐和多聚甲醛。强的松龙醋酸盐为糖皮质激素类,可对根尖周组织起作用,有效抑制炎症,从而削弱因炎症而产生的组织渗出反应,使根尖周压力降低,而Vitapex糊剂含一定碘仿成分,对根尖周组织具一定刺激作用。该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术后疼痛反应率较观察组更低(6.35%vs26.98%),该结果与刘春喜等同、李华等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究其原因,可能就是由于Cortiso-mol糊剂含强的松龙醋酸盐的作用而导致患者疼痛反应率明显低于Vitapex组。

    经1年随访,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8.41%vs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該结果与张宇、沈容等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究其原因,Cortisomol糊剂中的多聚甲醛有利根管残留牙髓组织的干燥、硬化和固定,且具一定消毒作用;赋形剂可加强糊剂与根管壁之间的贴附,使得糊剂封闭根尖孔能力提升,有效防止了因微渗漏而引起的根尖周炎复发情况的发生,使得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较高。但Vitapex糊剂含氢氧化钙,其属强碱性药物,可对酸性炎症物质起中和作用,从而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碘仿可溶于组织当中,变成游离碘,继而产生持续杀菌作用,另碘仿还具强防腐作用,可有效减少组织的渗出。此外,氢氧化钙及碘仿还可促进牙本质及骨组织再生,有利根尖周组织的再建。为此,观察组1年后的临床疗效要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利用Cortisomol糊剂和Vitapex糊剂两种不同根管充填糊剂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各具优势,Cortisomol糊剂术后疼痛反应产生少,Vitapex糊剂的长期疗效较好。当前尚未有一种可减少术后疼痛又可取得良好远期疗效的根管充填糊剂,于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依应患者实际临床情况及x线片检查结果选择适当的充填材料,以尽量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肖丹,张德辉. 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1):57-60.

[2]张伟伟,金芳,苏怡. Hero642镍钛机动器械一次性根管治疗[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42):7408-7413.

[3]谭小兵,张玉皓,徐静舒. 慢性根尖周炎患牙一次性与多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比较[J]. 重庆医学,2013,(26):3129-3130,3133.

[4]李俊亮,葛久禹,危薇,等. 5种根管充填糊剂的根管封闭能力的比较[J]. 口腔医学研究,2011,(8):716-718.

[5]胥晓丽,黄达鸿,刘东辉. Cortisomol永久性根充材料根管充填后疼痛的临床观察[J]. 口腔医学,2008,(1):51-52.

[6]刘茁,李守宏,庞光明. Cortisomol 糊剂应用于一次法根管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2,(10):609-611.

[7]刘泉,覃燕玲,熊颖铭,等.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膜植入治疗根分叉病变疗效分析[J]. 口腔医学,2008,(2):109-110.

[8]袁华,陈宁,吕晓迎,等. 天然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 口腔医学,2005,(2):65-67.

[9]李平,肖丽英,李伟,等. 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糊剂封闭根尖性能及其对病原菌抗菌活性的体外实验[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4):214-218.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