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材料探讨了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提出艺术的世界性不等于美国化,也不等于欧洲化。艺术的世界性不是以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艺术风格为标本的,它也在发展。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傲慢,不能忽视其民族艺术的精髓;吸收其他民族艺术的本质并不能消除民族的个性。我们不能祈祷有一种包含所有艺术优势的艺术,我们应该不断吸收其他民族艺术的本质,以改善和发展自己的民族艺术。在世界艺术的大舞台上,民族性是有意义的。没有这个舞台,不仅艺术的民族性将失去光彩,艺术的世界性也将不复存在。
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风格。”①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以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和审美意识为基础,以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体现民族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
艺术的世界主张摆脱枷锁,解放思想,放弃民族文化传统,是超级力量的扩张。②就艺术而言,它是一种可以被多民族接受和容纳的形式和内容。
关于艺术民族与世界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艺术的世界超越民族:由于时代的进步,文化艺术和经济将在相互学习的基础上统一,形成具有相同特征的世界艺术趋势,这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艺术将成为未来世界艺术发展的主流;另一种是艺术的世界性也是民族性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随着艺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艺术民族性的深刻理解,只有在积极吸收外国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在现代文化中,外国比我们高。我们应该承认这一点。艺术是这样吗?中国在某一点上有独特之处,在另一点上,外国比我们聪明。……要发展中国文化。……西太后反对洋鬼子是错误的。向外国学习,学会创造中国的东西。……我们接受外国的优势会使我们自给自足的东西跃进。中国和外国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应用外国的东西。……学习外国有用的东西,改进和发展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③
应该看到,西方文化对经济落后的民族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正确认识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对当今世界各民族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具有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既不能等同,也不能完全分离。两者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首先,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傲慢;不能因为民族艺术滋养了他的民族文化而鄙视他的民族文化。
就像当我们看到一个乞丐告诉人们他的祖父曾经是多么富有,我相信没有人会同情他,有些人甚至会称他为一个失败的家庭。圣贤的荣耀是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它应该成为我们今天努力工作的动力,而不是我们的旗帜或油漆面霜。当我们夸耀中国画的写意境界有多高:气运生动、骨法用笔等。,而贬低西画虽然是工匠,但不入画时,我们也在某种意义上承认中国水墨画粗枝大叶,西画精雕细琢。两者相辅相成。有阳光就会有阴影,这是人们早已熟悉的道理。中国水墨画追求无暗面的画面效果,其实是表达一种理想的追求,美好的向往,向往世界没有黑暗,没有阴影,希望我们的主人前途光明,无上荣耀。世界上能找到没有明暗对比的东西吗?孔雀打开屏幕时,难免会显示出它难看的屁股。一切都是如此。艺术要保持自己民族的独特个性。多彩的艺术世界由无数不同民族、不同艺术个性的艺术家组成。很难想象有一天各民族的艺术失去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全人类只有一种艺术风格、艺术风格、艺术语言甚至内容。这一天不仅难以想象,而且根本不可能存在。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艺术的民族性也会像自然界中的花草一样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如果有一种世界性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艺术语言,那么这不仅标志着艺术的消亡,也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悲哀。世界艺术的繁荣也需要保持各民族艺术的个性。
斯大林同志曾把“共同文化中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作为民族特色的重要标准。那么,是否有民族艺术标准呢?换句话说,什么样的作品可以称为民族作品?这不是一下子就能回答的。艺术的民族本身不是一种风格,而是百花齐放。“花”来自艺术家对传统的选择,来自个人生活体验、生活体验、情感体验,甚至来自艺术家对民族艺术因素的独特吸收和借鉴。正是这些差异使艺术本身的民族性多样化。与艺术家的个人创作相比,艺术的民族性是一个共同的概念。“个性”它是它的基础。没有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就没有民族艺术。因此,在倡导民族艺术时,必须同时倡导艺术家的创作个性。
其次,保持民族性不能忽视其他民族艺术的精髓,吸收其他民族艺术的精髓也不能消除民族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