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群众文化事业和谐文化建设中,群众文化活动的规范和引导值得深思。现在有四个要点。
一是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巩固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
群众文化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群众的广泛参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需要人民,人民积极参与,促进和创造伟大的历史实践,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可以说,没有群众,就没有群众文化,更不用说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了。也就是说,活动有主体,参与主体的热情将直接影响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充分调动群众的热情,使他们能够有意识地、无意识地参与活动。特别是,群众文化活动应该受到群众的欢迎,自我娱乐是其主要方式。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形势,强调方法和方法,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比赛、展览、表演、出版物、笔会等形式,增加群众交流技能,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此外,还可根据具体活动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刺激手段。
二是不断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胡锦涛同志说:要成为一名理想、雄心勃勃的文艺工作者,我们需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文艺发展的新世界。回顾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正是由于创新精神,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之花无穷无尽。特别是今天大力倡导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文化传承和文化普及同样重要,这需要我们在传统文化活动范式上取得新的突破和改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化表达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文化载体多样,各种文化形式不断借助科技的力量,增添现代氛围。因此,传统的大众文化形式也应该大大丰富其内容,创新其形式,提高艺术效果和吸引力。例如,利用计算机的普及,促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项目的建设;增加新的流动文化服务形式,解决农村文化困难的问题;文化活动不局限于传统范式,充分挖掘文化资源,追求剪纸、绘画、雕刻、稻草灯、编织、秧歌、舞蹈等民间活动,不仅可以组织展览,还可以组织现场制作展览等,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加和谐的文化氛围。
三是加强群文队伍素质建设,促进群文干部业务精益求精。
群众文化干部不仅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也是群众文化的传播者。这一群体的素质将直接影响他们传播的文化的方向性、知识性和教育性。归根结底,群众文化是一种文化,参与范围极广。它属于上层建筑,对人们的精神启迪、影响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群众文化干部具备优秀的专业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也是政治理论的传播者。他们不仅是商业的骨干精英,也是继承文化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在文化活动的开展中,我们不仅要继承历史文化的精髓,更要体现时代的进步要求。更加注重将和谐文化理念融入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努力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让人们汲取创造和谐美好新生活的精神力量。这对于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工作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责任。
四是注重群众文化专业性与业余性的统一。
由于群众文化是群众广泛参与的大文化,业余性自然成为其突出特征。显然,它需要更多的规范和指导。这不仅取决于国家政策和政策的规范,还取决于群众文化干部的实施。业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群众的自发精神和传统品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和拓展和谐文化内容,规范和引导群众文化的正确引导,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提高人们的境界、兴趣和品味,保护人民的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无疑将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