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社科论文

发展海洋低碳经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建议上海发展海洋低碳经济

对上海来说,发展海洋低碳经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支持海洋低碳产业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

(1)用低碳技术改造传统海洋产业

为促进节能减排和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密切关注传统海洋产业领域的低碳技术转型。以海洋运输业为例,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MaritimeOrganization,IMO)调查发现,在潜在的技术条件下,新旧船舶减少二氧化碳的数量不同,分别为5%130和4%120。因此,海洋运输也蕴含着大大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大多数船只使用柴油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寿命长,因此,现有船舶减排C02操作措施有:减速、负荷优化、合理维护等,如太阳能面板和帆布混合使用、基于电池燃料的船队推进剂等,2020年前,如果这些操作依赖于有效的政策措施,将是CO:减排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上海造船业必须从造船设计和施工阶段起,注重促进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应用,减少碳排放,提高整体竞争力。以海水养殖为例,国际上发展了一种新的循环经济模式:在海水上挂绳养海带,中间挂笼养贝类或放置深水网箱,下一层播种鲍鱼、海参、虾、贝类,底层是海底森林。第一层的废物和一些多余的诱饵进入第二层,成为这一层所需的营养物质。从第二层到第三层,从第三层到第四层,到海底层都是干净的。

(2)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海洋低碳产业(海洋服务业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

推进滨海旅游休闲业、休闲渔业、现代海洋物流业、现代海洋信息业、涉海金融保险业等海洋服务业。例如,在海滨旅游目的地,许多游客品尝美味的海鲜,对海鲜壳非常感兴趣,企业可以利用趋势,为游客提供方便,开展购买活动,即让游客吃海鲜壳加工精美工艺品也可以开展现场加工活动,海鲜壳加工成游客最喜欢的精美工艺品,变废为宝,以实惠的价格卖给游客。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废物资源,增加旅游目的地收入;另一方面,在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让游客有效体验旅游目的地的低碳概念,让游客自觉接受低碳生产模式,享受低碳购物的好处,接受教育。同时,要抓住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发展的机遇,深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培育海洋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海洋生物医学、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设备、海洋可再生能源、深海技术、海底勘测与深潜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群,加快建立海洋低碳新经济体系。海洋风能是海洋新能源领域的一条可行路径。风能资源是新能源领域最成熟、最具规模发展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风电成本仅次于火电,目前风电成本仅为煤电的两倍,每千瓦时0.45-0.6元。由于海上风时长、风区广、风力大,一年内同功率海洋风电机的产能比陆地风电机高70%。上海风能资源储量和可开发量具有优势。东海大桥风电场已建成。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积极寻求技术支持,鼓励和支持上海风能的蓬勃发展。

(三)推进低碳岛、低碳港、低碳示范区建设

积极建设“海洋低碳经济发展区”,选择东部发达地区典型区域试点,建立多个“低碳岛”、“低碳港口”和沿海地区的“低碳工业区”。例如,建立了临港新城低碳开发示范区。由于临港新城频繁临东海,海岸线较长,临港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在风能方面,重点发展东海大桥沿线的海上风能,增加陆上风电场的利用规模。在海洋能源方面,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源的实验应用。同时,充分利用洋山岛天然气码头,规划天然气发电厂建设,提高工业和城市天然气生活能源比例。

(4)科学规划,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城市化和临港工业的快速扩张、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过度开发和需求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导致气候恶化。因此,减少海洋污染和人为破坏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遏制气候变化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项目和项目都应充分考虑海洋生态的潜在影响,进行科学规划,防止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破坏。重点关注陆源污染防治和海岸带生态保护,建立海域自动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海水水质和赤潮预警。同时,控制每年排入海洋的污水总量,政府向海洋污水排放企业收取污水费。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