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社科论文

我国国民体育发展

引言


2011年2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健身计划(2011-2015年),指出:国家健身与人民健康和生活幸福有关,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科普和科普工作中,体育科普宣传是首要任务。


一、体育科普宣传简介


体育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基础的教育。在中国,体育有两种解释:一是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实现,在活动过程中锻炼人体;二是指体育。体育可分为大众体育、专业体育、学校体育等类型。本文所讨论的体育科学宣传是针对第一种解释。科学普及,即科学普及,是指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促进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因此,体育科学宣传可以被视为全国体育科技知识、科学精神和科技成果的普及教育。


二、我国国民体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国民身体素质显著提高。根据《2013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发布的数据,中国的人均寿命从解放前的35岁增加到现在的76岁,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肯定结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国民体育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不协调,部分竞技项目缺乏群众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许多体育比赛中,中国运动员不断取得好成绩,令人兴奋。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体现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实力。与竞技体育的发展相比,大众体育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2.大众体育健身场所人均占有率低,居民健身现状与预期严重不符。根据2003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馆调查,中国人均体育场馆面积仅为1.03平方米,不到美国的1/10、日本的1/12。公共健身主要在社区、公园等场所的开放空间进行,公共体育场馆的健身比例不到1/5。目前,我国有6000个大型国际比赛场馆,体育场馆更倾向于为竞技体育服务。在《国家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中,全国各类体育场馆超过120万个,人均体育场馆面积超过1.5平方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体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完善公共体育健身场所等硬件建设的同时,为公众创造适合国情、覆盖面广、成本低、效率高的体育科学推广软件资源,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