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首都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1980年创刊,现为双月刊,国际刊号ISSN:1006-7795,国内刊号CN:11-3662/R,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刊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及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并被国内外多众检索系统收录。
主要栏目
设有专家述评、专题报道、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病例报告、短篇论著、综述、学科简介和名师访谈等栏目。
投稿须知
1.《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文稿力求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炼紧凑。论著和综述篇幅一般在3 000~5 000字,不超过6 000字;个案报告不超过1 500字。名词术语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为准,药名以国家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新译名词应附外文。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正文及摘要中的缩略语,应于首次出现处写出全称并加括号。公认通用缩略语可直接应用。
2.文题应鲜明而有特色,能准确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不用副标题。不要用非公知的缩略词、缩写字符和代号等。中文题名一般在20个汉字以内;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
3.作者姓名写在题名下,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并注明城市和邮政编码。
4.如属国家、部、省、市、校级科研基金资助的课题,请在首页地脚线处用中英文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5.个案报告无需附摘要,其余文稿均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为结构式,一般分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4个部分。中英文摘要文意不要求一致,英文摘要可详细些,以500-600字为宜,应为报道性、能独立成文。非公知缩略词首次出现时应写出其全称。
6.所有文稿均需标引关键词3~8个。关键词标引应从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词表中选用规范词。中医药参照《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选用。未被收录的词如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
7.中图分类号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标注。可选1~3个,主分类号排前,其间用分号“;”分隔。
8.文章中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软件及版本号,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和P值;当涉及到对总体参数的推断时,还应给出95%可信区间。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9.论著文章参考文献在15篇以上,综述文章在30篇以上,短篇文章在10篇以上。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编序。编号标准在文献作者姓名之后或引文内容之后。参考文献引用要充分,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5年内为宜)主要文献,勿引未公开发表及二次文献。正在印刷或即将付印的文章引用时,应在刊名后注明“(印刷中)”或“(in press)”,一旦发表应及时补齐“年,卷(期):起止页码”。
1.论文要求:2版起发,每篇不得低于4500字符;来稿应主题突出、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资料详实、论证严密、逻辑清晰、语言文字合乎规范,有独到见解,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实践借鉴价值(来稿一律采用电子版本word文档);
2.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3.本刊编辑部对所有来稿保留编辑、修改、删节或节录权,若不同意请事先说明。刊发按来稿先后顺序。如出版一个月后仍未收到样刊者,请与编辑部联系。
4.本刊发表的文稿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剽窃等行为,如有违反,按有关规定处理。请勿一稿多投。
5.来稿均经过学术不端检测,抄袭率30%以内,文章内容符合本刊的稿件予以刊登发表。
特别说明:以上杂志信息是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社官方的基础信息,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社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