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杂志创刊于199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主办,刊物知网全文收录......
所属分类: 首页 / 核心期刊目录/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期刊级别: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收录与荣誉:知网
期刊复合影响因子:
期刊综合影响因子:0.549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杂志创刊于199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主办,刊物知网全文收录......
所属分类: 首页 / 核心期刊目录/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期刊级别: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收录与荣誉:知网
期刊复合影响因子:
期刊综合影响因子:0.549
双月刊
发行周期一年
审稿速度天津
出版地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1008-9691
12-1312/R
天津
1994年
双月刊
一年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杂志创刊于199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主办,刊物知网全文收录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1994年创刊,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促进学科发展、引领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发展,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快速传递国内外重症医学前沿信息,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及时交流危重病患者的诊治经验,大力普及医学科技新知识为己任。
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系列杂志,是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界权威性刊物,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资助期刊。本刊还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等国外数据库收录。
主要栏目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指南、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循证医学、治则•方剂•针灸、名医经验、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学术活动预告、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
投稿须知
1.《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题名力求简明、醒目,准确地反映文章主题。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 个汉字,英文题名不超过10 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2.作者姓名写在题名下,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作者署名有争议或投稿后申请变更作者顺序者,需附全部作者签名的作者贡献说明。作者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及通讯作者的姓名、单位名称、邮政编码、电子信箱等脚注于题名页。通讯作者一般只列1 名,有关该论文的一切事宜均与通讯作者联系。
3.论著类论文在正文前应有内容、格式相同的中、英文摘要,采用结构式,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述评、专家论坛、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综述等可采用指示性摘要。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
4.所投稿件均需标引2~5 个关键词,并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 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
5.尽可能详细描述,补充有关统计研究设计、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等要求。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 值;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 可信区间。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2009《 统计学词汇及符号》 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6.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和《 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2/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 证候部分/ 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7.每幅图、表应有简明准确的题目。说明性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需注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行,在其上加一条分界横线。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一位。图不宜过大,最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 cm(高与宽的比例应掌握在5:7 左右),通栏图不超过16.5 cm。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
8.计量单位执行 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量的名称应根据GB 3102.8-1993《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规定使用,如分子量应为相对分子质量。计量单位使用正体。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量的符号一律采用斜体字。
9.文字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 和新闻出版总署 2010年12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92年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1986 年10月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 和1988年3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10.数字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11.文章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应给出其中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一篇文章内一般不宜超过5 个,不超过4 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12.志谢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未达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并应征得被志谢者本人同意。
13.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按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执行,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并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