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科技论文

微结构注塑机注射单元

微结构注塑机是一种新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规模大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微机电系统和微系统中。如今,由于微电子、微机械、微光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微注塑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微结构注射机的效率和质量必须不断提高。


1.微结构注塑机注射单元


(1)微结构注塑产品的特点


微结构注塑产品的规格一般为微米级,其结构特点有四个:一是微注塑产品质量为毫克级,主体不超过1mm。其次,微结构几何注塑产品的质量和规格是常规产品,规格为微米级。第三,微精密产品的质量和规格为微米级。最后,微精密产品的质量为毫克级,规格精度为微米级。


(2)微结构注塑机注射单元的要求


微结构注塑机对材料、工艺、设备等方面有很大的要求。对于设备,主要有四个要求:一是注射速度快。由于微结构塑料件的结构非常细,熔体材料容易凝固,无法形成完整的细结构,因此注射要求较高,必须快速注射。一般注射速度应大于800mm/s。二是注射压力大。由于注射压力对成型收缩率影响很大,如果注射压力大于392MPa,成型收缩率为零,因此精度仅受模具和环境的影响。同时,增强注射压力还可以提高微结构注塑产品的机械性能、抗冲击性、弯曲应力和屈服强度。第三,注射量。微结构注塑机的注射单元非常精确,精度必须控制好,一般为毫克级,螺杆精度为微米级。第四,反应能力。由于注射时间很短,需要微结构注塑机的注射单元快速反应,最好立即达到注射压力。


(3)单曲肘机构的优点


单曲肘机构能有效放大力,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制造方便,一般放大6-8倍,通常用于注塑机合模设备,合模力小于1000kn。微结构注塑机注射单元的单曲肘机构主要优点如下: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注射压力大、精度高、注射速度快等。


二、单曲肘机构


(1)单曲肘机构设计设计


在微结构注塑机注射单元中,单曲肘机构无保压作用,必须单独使用保压设备。注射完成后,肘杆会伸直自动锁定,因此在再次塑化之前,需要解锁肘杆机构的锁定状态,使其退回塑化的终止部分。同时,为了增加注塑机的使用范围,塑化行程必须能够改变。本设计的微结构注塑机注射单元的单曲肘机构如图1所示,不仅可以实现保压,还可以调整注射行程。


(2)单曲肘的运行机制


单曲肘的运行机制如下:塑化前,先让注射缸的进油孔进油,以消除肘杆的锁定状态。当肘杆的注射部件随导柱向后退时,塑化和保压设备仍然位于原来的地方。此时,安装在肘杆注射部件的位移电子尺会记录塑化行程。一旦注射行程到达特定位置,注射缸将暂停供油。此时,液压电机将开始运行,带动螺杆塑化材料。保压设备两侧的塑化缸会给材料塑化带来塑化背压,使塑化和保压设备随导柱向后退。此时,塑化和保压设备的位移电子尺将记录塑化行程。当电子尺5与电子尺8的行程位移相同时,塑化将停止。此时,塑化保压设备与预定部位的注射推力部件碰撞。再次注射时,从注射缸上口进油,肘杆会逐渐伸直。注射部件会带动塑化,保压设备会将材料注入模腔。肘杆伸直锁定时,注射装置两侧的塑化和油缸会带来保压压力,使注射顺利完成。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注塑机的压力保护是由单个油缸完成的,注射行程可以根据位移电子尺5和电子尺8进行调整。从机械结构的角度来看,单曲肘机构可以有效地用于微结构注塑机的注射单元。


三、单曲肘机构应力值的模拟


(1)ADAMS建模


如图2所示,L1和L2是前后肘杆,α与β它是肘杆L1、肘杆L2和水平轴线的夹角,αmax以及βmax是初始肘杆和水平轴的夹角,φ为肘杆L1和活塞杆L的夹角,φmin是肘杆L1和活塞杆L的夹角,S是注射行程,Pi是注射力,P0是气缸活塞推力,V0是气缸活塞速度,Vi是注射速度。在建模过程中,需要确定的参数包括:肘杆L1与L2的长度,肘杆最大角度αmax、气缸摆动中心与水平轴之间的距离H、活塞速度v0、活塞推力P0。假设最大注射压力为350mpa,最大注射速度为800mm/s,注射量为15cm3,螺杆直径为18mm,可得出螺杆注射行程为58.98mm,最大注射力为89.02km。假设最大肘角为45°、杆长比0.8,L1为115.17mm、L2为143.961mm,为方便加工,取L1为115mm、L2为145mm,得到的杆长比为0.793。假设气缸摆动中心与水平轴之间的距离为500mm,αmax为45°、βmax为34.11°、φmin为48.32°M0为0.629,活塞速度为503.76mm/s。


2023-02-1121:09:17.969000


图2单曲肘机构运动简图


(2)单曲肘机构的运动模拟


通过ADAMS仿真模型可以发现,当活塞杆的速度为503.76mm/s时,肘杆的角度会随着注射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注射会在0.165s完成。此时肘杆完全伸直,肘杆角度变化非常稳定。肘杆的注射速度会由肘杆角变小,由注射行程变大变小。注射开始时,最大注射速度为800mm/s,注射时,注射速度与肘杆角成正比。注射开始时,力放大比为0.63。此时肘杆机构无力放大效果,注射力远小于气缸活塞;当肘杆角为30时°以下时,力放大比在1以上,然后肘杆机构具有力放大效果,注射力大于气缸活塞;当肘角为3时°变为0°在这个过程中,力放大比和注射力都会增大,非常有利于熔体充模的使用。


四、总结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微结构注塑机注射单元的单曲肘机构非常重要。单曲肘机构不仅可以实现微结构注塑机的高压高速注射,还可以有效提高注塑产品的质量。可见单曲肘机构有很多优点,结构非常简单,成本非常低,注射过程也非常平缓,可以有效应用于熔体充压过程中,但注射单元中需要注意肘杆的润滑和机械结构。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