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电力配网工程技术控制原则
1.适应性原则
10kV配电网项目建设主要基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综合分析城市生活用电和商业用电后,明确城市估计用电量,合理划分城市,确保总体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配电网规划建设方案,确保配电网项目的适应性。同时,合理判断各区域用电负荷的使用情况和整体经济水平,确定配电网项目供电线路的设计和规划,确保满足各区域的使用需求。在10kV配电网项目的技术控制中,还需要参照不同地区的配电网项目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技术控制的有效性,有效满足各地区和配电网项目的质量标准。
2.分段管理原则
根据区域使用要求和总体规划布局,10kV配电网项目可采用单环多环同时运行的组网方式建设,也可采用“T“类型网络设计。管理时,配电网容量达到规定标准的,可分段处理。在线段管理过程中,线段开关和线路接触开关均可与电压互感器配合使用,使负载开关自动运行,减少整体线路故障。此外,当安装的基本容量达到指定目标时,负载开关可以安装在用户支线和公共线路的T连接处,以达到分段管理的目的。在具体施工中,还应注意分段管理的原则,按照10kV配电网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运行指标进行精细控制,确保分段管理模式和内容的及时性,有效保证整个配电网工程的质量。
二、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策略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10kV配电网工程技术管理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因此,施工正式开工前,现场管理人员应详细分析施工图纸,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明确施工技术管理标准,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关键管理环节,提高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还应详细研究现场施工材料、设备、工艺、技术管理标准,全面检查管理要素,对施工现场平整度、施工材料、设备质量、施工技术和工艺选择进行验证,确保应用指标在规定标准范围内。此外,现场监理人员还应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通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强调各种施工技术的操作规范,确保施工人员熟练掌握10kV电力配电网工程的施工技术,熟悉各环节的工艺流程,为后续施工作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规范配网改造施工工艺
施工前准备工作结束后,现场监理人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采取相应措施处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确认现场指标在标准范围内后,放置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材料和设备,根据施工和使用要求合理安排外观顺序。然后,根据现场实际环境,合理划分10kV电力配网工作,根据实际工程量和施工内容配备足够的专业施工人员,确保各类工作能够满足电力配网的施工需要,加强配网改造工艺的标准化,为有序施工作业提供可靠的保障。此外,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操作。如果原电力配网工程改造,应先拆除原设备,固定新的配网线路,确定位置,安装新的电线杆,配备新的配网线路,并将变压设施安装在规定位置。整体操作完成后,需要调试新的电力配网线路,确保10kV电力配网工程能够稳定运行,提高整体配电网的安全性。
3.加强电杆基坑施工技术管理
电杆基坑的施工质量与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整体稳定性有关。因此,电杆基坑的施工技术是否规范和标准尤为重要。为做好基础保障工作,提高10kV电力配网工程基坑工程的安全性,现场管理人员应加强电杆基坑的施工技术管理,施工人员还应提高标准化操作意识,通过双重监督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性。在电杆基坑和埋设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误差,避免基坑施工技术操作与设计指标差异较大,避免埋设安全风险,影响后续施工的安全。施工人员开工前,应参照施工图纸上的标记,明确基坑深度,开挖过程中误差控制在50mm以内。如遇岩体结构,实际开挖深度应高于设计深度的参数值,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应选择接缝紧密的模板,浇筑前可将脱模剂均匀涂在模板上,为后续脱模提供便利。为有效加强电杆基坑的稳定性,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规模和质量要求,确定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选择质量优良、性能稳定的原材料,提高混凝土强度指标,提高电杆基坑的安全性,确保10kV电力配网工程基础运行的标准化。
4.拉线安装技术操作
拉线安装时,现场监督人员应严格控制配线的埋设方向和深度,确保拉线盘的埋设深度和方向与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中标注的内容一致。在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拉杆和拉盘垂直,用双螺母固定连接位置,提高线路安装的稳定性。
5.变压器的安装操作
10kV电力配网工程变压器是减少其电能浪费和能源损耗的重要设备。在选择变压器时,应综合分析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运行需求,结合运行指标选择节能、环保、耐久性强的变压器。在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实施防震操作,监理人员应全面控制变压器的运输和装卸环节,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因操作错误而损坏变压器。安装前,还应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指标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其符合运行标准后方可进行安装操作,并做好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
三、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有效措施
施工方案是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运行的主要参考依据。为了保证配电网工程的顺利完成,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还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根据当地情况和科学原则确定科学的设计标准。在充分掌握10kV电力配网工程基本信息的基础上,项目负责人可以积极引入BIM技术,创建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三维动态模型。通过清晰模拟的工程模型,对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操作进行综合分析,更直观地了解各环节的操作重点和技术管理难点。同时,及时发现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的不足,对工程设计方案、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深度优化,全面提高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的专业水平,确保工程参考文件的科学可靠性,为工程管理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结束语
为了提高10kV配电网项目的运行效率,促进配电网项目的长期发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加强现代项目的管理理念,充分了解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根据技术应用指标、工程质量标准和电力配电网线路运行参数,采取科学可行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措施,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的效率,提高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全面提高10kV电力配电网项目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为电力配电网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