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科技论文

提高民生科技发展的途径

【摘要】民生科技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分支,体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进步性、学科群性、交叉性、社会性和动态性。从科学技术分类看,目前我国民生科技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共同体认知较欠缺、学科体系建设不完善、各学科之间缺乏融合、国际合作途径比较单一。为了更好地促进民生科技发展,必须提高民生科技发展整体水平和不同群体的认知水平,完善民生科技学科体系,加强民生科技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扩展民生科技国际合作途径。

【关键词】科学技术分类;民生科技;发展路径

0 引言

    科学技术分类基准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①以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作为分类基准。这是历史上采用最多的一种分类方式;②以研究方法作为分类基准。这在子学科中采用的较多;③以人类认识能力或精神能力作为分类基准[1]。”《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意见》中提出:“民生科技主要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2]。”“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的民生科技包括健康科技、环保科技、公共安全科技、防灾减灾科技、绿色城镇关键技术等。从科学技术分类来看,民生科技主要来源于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它已成为我国科学规划、科学研究、科研管理的重要领域之一。

1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主要从3个层次研究民生科技。第一,理论层次。周元等研究了民生科技的内涵;曾国屏研究了军口科技与民口科技、威望科技与民生科技的关系;李宏伟研究了民生科技的价值追求。第二,路径层次。一些学者认为民生科技路径是由政府主导,企业、科研院所、全民参与的路径;一些学者认为民生科技路径应体现基础科学、威望科技与民生科技的关系,重视科技创新,反映民意;还有一些学者将民生科技发展路径概括为内源型、外向型和产业升级型。第三,实践层次。王瑟研究了民生科技发展的区域性特征;魏江研究了民生科技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袁志彬研究了民生科技在灾害警示中的重要性。国外虽然没有提出民生科技概念,但是它们的科学技术已转向解决民生问题。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发达国家解决民生问题的路径主要有美国企业主导路径、北欧政府与企业联合开发路径、日韩政府主导路径。一些学者研究了解决民生问题的相关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等。

    从研究现状看,民生科技已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但是,民生科技作为科学技术新的分类,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而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比较欠缺。

2 民生科技发展特征

    民生科技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分支,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支撑,具有进步性、学科群性、交叉性、社会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2.1 进步性

    科学进步一直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库恩认为,科学进步是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相更替的过程;劳丹则认为,科学进步表现为后继理论能解决更多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扩展我们解释的经验问题和最小限度减少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反常问题和概念问题。“尽管他们的观点在表面上有着不小差别,然而,从本质上讲,两者有着更大的相似性,整体主义视野、工具主义立场和价值主义取向成为他们最大的共同点[3]。”因此,民生科技发展的进步性也体现为整体性、工具性和价值性。

    从整体性看,库恩范式包含科学发展中的定律、模型、标准、方法和直觉等;劳丹的研究传统涉及本体论和方法论等内容。虽然二者的表述不同,但本质上都凸显科学进步的整体性。现阶段我国民生科技是对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绿色城镇关键技术、生态环保科技、防灾减灾科技等进行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发展过程的统一,体现民生科技多学科产学研用等整体发展特征。

    从工具性看,库恩认为后期范式在应付环境或解决难题时总是比早期范式好,因而代替了以前的范式;劳丹认为,科学进步表现为后继理论比前任理论能解决更多问题。在人类活动过程中,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全面性和人类行为不当,健康、安全、环保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民生科技的发展就直接来源于解决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需求,这凸显了民生科技的工具性特征。“要将民生科技运用在具体民生问题的解决上,真正实现经济与社会、科技与民生的协调[4]。”

    从价值性看,库恩认为科学家个人信念、直觉与灵感在科学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劳丹认为,科学家总是选择具有解决问题最高恰当性的研究传统或追求进步速度较快的研究传统。可以说科技进步价值体现为科学共同体价值取向与科学理论解决问题能力的统一。民生科技概念的提出首先来源于科学共同体的信念和直觉。2007年两会期间,重庆市科委主任周旭第一次将民生科技概念带进人们视野,引起了科学共同体广泛讨论,后形成《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意见》中民生科技的概念。民生科技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支撑,比传统科技能够解决更多民生问题。因此,民生科技价值性体现为科学共同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2 学科群性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群指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每个学科群包含了若干分支学科。《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将民生科技作为我国科学技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其主要包括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绿色城镇关键技术、生态环保科技、防灾减灾科技等。民生科技所包含的不同学科因解决民生问题这一共同属性而集结起来,它们纵向上独立,横向上共生,因而具有学科群性。

    从纵向看,根据2009年《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环境科技和安全科技已成为一级学科,并形成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体系。环境科技包括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环境学、环境工程学等3个二级学科和26个三级学科;安全科技包括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安全学、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安全社会科学、安全物质学、安全人体学、安全社会工程和公共安全10个二级学科和47个三级学科。这样,环境科技和安全科技从纵向上自成体系,独立发展。

    从横向看,健康、环保、安全、防灾减灾等民生问题具有共同的社会性特征,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民生科技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科学技术,横向之间也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临床医疗和生物医药等健康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医疗安全科技的支撑。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民生科技不同学科的发展既要体现其纵向独立性,又要体现其水平渗透性,形成纵向独立、横向渗透的学科群特征。

2.3 交叉性

    19世纪是一个科学分化的世纪,传统自然科学开始了一次或二次分化;而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处于高度交叉阶段,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形成三类交叉科学。一元交叉科学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内部的交叉,如物理化学等;二元交叉科学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交叉,如社会物理学、科学哲学、哲学社会学等;三元交叉科学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交叉,如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等。从内容和形式看,民生科技发展不仅体现为三元交叉,而且使三元交叉科学的表现形式从隐性走向显性。

    从研究对象看,现阶段我国民生科技直接来源于解决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的需求。而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需要史学、哲学等人文科学对其历史、价值和文化进行深入分析;社会科学为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提供经济、管理、教育等方面的支撑;科学技术为民生问题提供科技支撑。这样,民生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的支撑,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交叉的结果,属于三元交叉科学。

    从表达形式看,传统的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等属于隐性的三元交叉科学,即从表达形式上并不能反映其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的三元交叉特征。民生科技从表达形式看体现为民生问题与科学技术的交叉,而民生问题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这样,民生科技从表达形式上凸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体现为显性的三元交叉特征。因此,从表达形式上看民生科技实现了一次伟大的革命,正如马克思在100年前对此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会把关于人类的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正如同关于人类的科学把自然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一样,它将成为一门科学[5]。”

2.4 社会性

    科学技术的研究内容或对象多来源于科学技术实验和社会生产实践。科学技术实验中提出的科学问题大多来源于科学自身发展,凸显科学技术发展的真理性;社会生产实践中提出的科学问题大多来源于生产实践,凸显科学技术的经济性。“大部分科学家承认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差异,但并不认为二者是完全不可通约的[6]。”民生科技的发展直接来源于解决目前我国社会领域的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的需求,突破了传统科学技术发展维度,凸显民生科技的社会性特征,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一方面给人类以巨大恩惠,成为第一生产力,被誉为“善”的化身;另一方面又给人类带来种种难以解决的健康、环境、安全等社会问题,被称为“恶”的化身。民生科技的发展正是要解决健康、安全、环保等社会问题,弥补传统科学技术发展的不足,为科学技术社会化和社会科学技术化提供一种新的发展路径。

2.5 动态性

    民生科技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科技支撑,民生问题的动态性成为民生科技动态发展的直接来源,体现为社会需求与民生科技的互动过程。

    从我国内部系统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民生问题从解决温饱问题逐步走向解决民众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问题。民生问题的动态性决定了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动态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民生科技的发展,必须深入研究民生问题的演变规律。

    从国际视野看,21世纪以来,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民生科技已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美国、韩国、日本、印度、俄罗斯和欧盟等国家科技规划与科技政策越来越强调环境、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等科技的发展。因此,民生问题的国际化趋势客观要求我国民生科技必须跟随国际民生科技发展趋势,保持与时俱进。

3 民生科技发展问题

    从科学技术分类看,目前我国民生科技发展存在整体性发展水平较低、共同体认知较欠缺、学科体系建设不完善、各学科之间缺乏融合、国际合作途径比较单一等问题。

3.1 整体性发展水平较低

    从民生科技的进步性看,它的工具性和价值性是比较确定和明显的,即解决民生问题凸显民生科技共同体价值和民生科技社会价值。但是,它的整体性发展比较滞后。

    从组织机构看,民生科技发展缺乏整体性组织创新。一方面,民生科技科研体系缺乏整体性建设,重复分散现象比较突出。目前,涉及民生问题的环保、安全与健康问题分别由国家环保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建设部、农业部和原卫生部等多部门管理,各部门都有涉及民生问题的科研机构,公益研究与面向市场的开发研究并存,导致真正需要支持的公益性科研投入支持强度和研究水平难以提高。另一方面,民生科技组织机构整体性建设滞后。目前市面上虽然有《民生科技研究》、《民生科技论》等专著,但与民生科技有关的杂志、发展协会、产业协会、企业协会、人才协会等还处于起步建设阶段。再者,我国经费管理模式不利于民生科技发展。我国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按现有学科分类自上而下地划拨,不少交叉学科的课题在申请立项和申报奖励时处于无类可靠的尴尬境地。民生科技作为交叉科学,涉及卫生计生委、环保部、建设部、农业部等多部门管理,既存在经费投入困难问题,同时也存在投入重复问题。

    从共同体建设看,民生科技研发、转化和应用等建设缺乏整体性。《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意见》指出,加快民生科技发展,要强调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着力加强民生科技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开展民生科技应用推广和产业化示范,加强民生科技队伍建设和市场化服务体系建设。可以看出,民生科技发展的共同体包括政府、企业、研发机构和市场化服务机构。但是,目前政府对民生科技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凸显;民生科技研发和转化共同体多是依附于健康、安全、环保等研发与转化机构;民生科技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科技支撑,应用主体包括企业和政府等,但是目前应用主体缺失。这种分散的、依附性的共同体建设不利于民生科技整体发展。

3.2 共同体认知较欠缺

    目前,无论是政府、企业、研发机构还是民众等民生科技共同体,都对民生科技缺乏足够认知,虽然各省份结合自身特点出台了相应的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但由于思维惯性,政府对加快民生科技发展仅处于指导性阶段,并没有从人才、资金、制度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民生科技对多数企业来讲尚处于认知阶段,原因在于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侧重科技与经济一体化,民生科技的社会性价值客观要求企业的生产过程与最终产品实现健康、安全、环保等价值,这必然需要企业加大投入,很多企业在认知层次上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进而影响民生科技在企业层次的转化与应用;作为研发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多年来主要从事基础科学和实用科技研发,也不重视民生科技研发;民众作为民生问题解决的直接受益者,渴望民生科技的转化与应用,但是,由于知识与行业的不同,他们并不清楚哪些科技属于民生科技,显然,这不利于民生科技的转化与应用。

3.3 学科体系建设不完善

    从我国《科学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中可以看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如安全科学技术就包括安全哲学、安全社会学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根据科学技术分类,目前我国民生科技学科体系建设不完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民生科技发展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支撑。《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科技部《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意见》主要从科学技术层次上加快全民健康科技工程、公共安全科技工程、生态环境科技工程、防灾减灾科技工程建设,忽视了关于民生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这容易造成民生科技发展脱离社会需要。共同体对民生科技认知水平较低的现象,恰恰反映了我国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对民生价值、民生问题、民生评估等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导致对民生科技的理解存在误区。因此,构建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在内的民生科技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2)民生科技所属的健康科技、防灾减灾科技体系建设不完善。目前我国安全科技、环境科技已形成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学科体系。但是,健康科技侧重全民健康科技工程建设,还没有形成包括健康哲学、健康社会学、健康经济学、健康文化等在内的健康科技学科体系;防灾减灾科技也是侧重于防灾减灾科技工程建设,其它方面学科的建设比较缓慢。民生科技内部不同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利于民生科技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3.4 各学科之间缺乏融合

    民生科技是由研究健康、安全、环保、防灾减灾等民生问题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组成的学科群。目前,民生科技所属的健康科技、安全科技、环保科技等不同学科纵向上独立发展,横向上缺乏融合,而且涉及民生问题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科学技术缺乏融合。

    我国专业设置过于狭窄、分工过细,反映了科学的纵向分化,但这不利于民生科技不同学科的横向融合。民生科技所属的学科各自独立或依附于其它学科发展,不能体现民生科技不同学科的共生关系。如健康科技侧重临床医疗、药物、医疗器械和体育科技等的发展;公共安全科技侧重食品安全技术、安全生产技术、防范和打击犯罪的技术装备等的研发;生态环境科技工程侧重空气、水、垃圾处理、绿色建筑和绿色社区的建设。这种学科设置模式不能反映健康、安全、环保等科技的内在关联性。

    由于研究民生问题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分别属于不同学科体系,研究侧重点、话语体系都不同,这导致人们对民生问题存在不同层次的理解,不利于民生问题研究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等不同层次的融合发展。如公共经济学和政治学侧重“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民生问题研究;历史学侧重民生问题的历史演变;社会学侧重民生问题发展路径研究;民生科技侧重健康、安全、环保、防灾减灾等民生问题的研究。

3.5 国际合作途径比较单一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国际合作侧重于气候变化、能源环保、粮食安全、重大疾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合作途径多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形式比较单一,合作途径、方式、内容等还需进一步深入和完善,这与国际竞争优势的转移具有重要关联性。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发达国家以安全标准为理由,以专利技术为盾牌,开始由简单的关税壁垒向复杂的技术壁垒转变。这种趋势必然造成各国增强对安全科技、健康科技等技术的保密性,以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这明显不利于民生科技的国际化发展。

4 民生科技发展路径

    从科学技术分类看,民生科技的发展应遵从其进步性、学科群性、交叉性、社会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凸显民生科技发展的规律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民生科技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加快民生科技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民生科技整体发展水平

    (1)提高民生科技组织创新力。首先,重组民生科技科研体系,优化民生科技科研资源,构建以民众健康为本,包括健康、安全、环保等在内的民生科技科研体系,建设民生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和重点实验室;其次,创办民生科技专业杂志和网站,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发展协会、产业协会、企业协会、人才协会等,为民生科技自主创新提供发展动态、产业趋向、企业需求、人才动向等方面的信息和交流平台;再者,创新经费管理模式,加大国家对交叉科学的投入比例,提高企业和民众对民生科技的消费能力,以改善整个社会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现状。

    (2)提高民生科技研发、转化、传播和应用人才队伍聚集力。引进和培养健康、安全、环保、防灾减灾等领域领军人才,提高民生科技自主创新人才聚集力;创新学术训练内容与形式,实现民生科技研发、转化、传播和应用共同体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民生科技的人文性、社会性和科学技术性客观要求民生科技学术训练内容应体现多学科性,形式上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4.2 加强民生科技宣传力。提高不同群体对民生科技的认知水平

    民生科技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领域,其社会性价值客观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推动整个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实现健康、安全、环保发展;民生科技直接服务于解决民生问题,而企业生产方式、生产环境、产品水平直接与民众的健康、安全、环保等紧密相关;民生科技发展直接惠及民众,一些民生科技产品直接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因此,需要通过培训与宣传,提高政府、科研院所、高校、科学技术社会团体、企业和民众对民生科技的认知水平。

4.3 创新教育体制。提高民生科技学科建设水平

    “在科学部类结构中交叉科学并不具备‘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而应与同样研究具体事物及其运动形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处于同一层次[1]。”民生科技作为高度交叉的科学技术体系,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应将民生科技放在与传统学科一样重要的位置上。因此,需要在教育机构设置上凸显民生科技,设立民生科技院系。

    在学科设置上凸显民生科技发展的学科群性。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民生问题的解决超出了自然科学技术能力的范围,必须综合运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去研究民生问题,构建包括人文科学(哲学、伦理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和科学技术在内的民生科技学科体系。

    不断健全与完善健康科技和防灾减灾科技学科体系。一方面,逐步完善健康科技和防灾减灾科技的学科体系,加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对健康和防灾减灾等民生问题的研究,为健康科技和防灾减灾科技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逐步将健康科技和防灾减灾科技列入国家学科分类,从国家学科建设层次重视它们的发展。

4.4 加强体制创新,提高民生科技不同学科融合水平

    (1)构建涉及健康、安全、环保、防灾减灾等民生问题的民生评估体系,以推动健康、安全、环保、防灾减灾等民生科技的融合发展。由于健康、安全、环保、防灾减灾等存在内在统一性,即都是为了解决与民众最直接相关的民生问题,因而对它们的综合评估既有利于民生科技融合发展,同时又有利于民生科技的集成创新。

    (2)构建以健康、安全、环保、防灾减灾等民生问题为主体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研究体系,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性作用、科学技术的功能性作用,实现民生科技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等层次的融合发展。

    (3)构建以民众健康为本,包括健康、安全、环保等在内的综合管理部门,实现疾病监测、安全监测和环境监测之间信息的共享、反馈和联动机制,以推进健康科技、安全科技、环保科技和防灾减灾科技等融合发展。

4.5 扩展民生科技国际合作途径,提高民生科技国际化水平

    解决健康、安全、环保等问题已成为国际领域共同面临的任务,为了更好地促进民生科技发展,需要加强民生科技组织、要素、信息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从组织合作看,需要建立民生科技国际合作机构和协会,不定期组织召开国际民生科技发展交流会和交易会,组建民生科技国际性学术杂志,为民生科技在政府和企业等不同层次合作搭建平台。

    从要素合作看,需要从国际视野开发和引进民生科技人才、资金和技术,以优化要素结构,提高产品安全性、健康性和环保性,逐步消除产品技术壁垒,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信息资源看,信息已成为一种生产力,为了更好地促进民生科技国际化,需要通过对信息技术、信息平台和信息传播形式等进行创新,提高民生科技传播水平,促进不同国家民生科技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振寰.科学分类的历史沿革及当代交叉科学体系[J].科学学研究。1988(3).

[2]科技部.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EB/OL].(201l-07-18)http://roll.sohu.tom/20110718/n313823338.sht-m1.

[3]李田.两种科学进步观的比较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5).

[4]孔凡瑜,周柏春.中国民生科技发展:必要、挑战与应对[J].科技管理研究,2012(2):31.

[5]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28.

[6] 殷杰,王亚男.复杂性视角下的社会科学规律问题[J].理论探索,2012(4):28.

[7]严建新.国内几种科学知识体系结构的评述[J].科学学研究,2007(1).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