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反馈主要是指核电厂在设计、施工、调试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设备故障问题,按照一定的标准确定分类,分析故障原因,结合以往的管理经验和教训,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防止同一故障的重复发生。对于核电站来说,从内部事故中吸取的经验教训过程是经验反馈,从其他国家或国内其他地区的核电站事故中吸取的经验是外部经验反馈。多年来通过经验反馈模式的应用,已成为核电站安全的关键措施。
核电站经验反馈的应用价值
作为全球核电历史上第一次重大事故,虽然没有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但也给美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恐慌,也让世界人民意识到核安全的重要性,因为事故,美国核电行业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在未来的发展中,美国没有新的核电站,这次事故也对核电的发展和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三里岛核事故发生前,还发生了戴维斯贝斯核电站事故。由于稳压器安全阀未能顺利回位,反应堆功率降低,事故发生前操作人员20人min通过手动隔离来判断隔离阀的状态,避免了严重后果的形成。当时,世界各地的核电监管机构和设备供应商都没有意识到经验反馈的重要性,因此未能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和讨论经验反馈,导致安全事故。1975年,前苏联列宁格勒核电站1号机组也发生安全事故,发现堆叠设计存在问题,由于核电站之间的沟通堵塞,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运营商不了解事故[1]。
随着核事故的频繁发生,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了核安全的概念,世界各国也意识到核事故一旦对整个地球造成伤害,从而加强了核运行的沟通,促进了经验反馈的应用。国内外核电行业认为,安全文化、经验反馈和质量保证是保证核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随着经验反馈意识的加深,各国核电站建立了经验反馈体系,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组,负责日常运行。
经验反馈的应用现状
核电站经验反馈的目的是识别、定义重要事件,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纠正后进行评估,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经验反馈是降低核事故发生率、确保核安全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核电行业,通过多年的实际应用,有效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水平。
全球核电行业越来越重视经验反馈的重要性。我国各核电站形成了完善成熟的经验反馈体系,与其他核电站和国际组织密切相关,分享经验,交流是否存在,旨在保证全球核电站的安全管理质量。
目前,我国各核电站都建立了经验反馈体系。通过多年应用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组织责任明确。各核电站还制定了完善的管理流程,定期开展内外交流活动,促进经验反馈的发展。中国三大核电集团: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建立了集团工厂经验反馈体系,即对核电集团所属核电厂、工程公司、设计院等单位实施跨项目、跨机组经验反馈体系,是集团内部经验反馈平台,促进集团内外沟通,更好地解决问题[3]。最初的经验反馈工作主要用于核电站的运行,但随着人们对核电站认知水平的提高,发现各阶段都会发生对核安全构成威胁的事故。因此,核电站的选址、涉及、工程建设、安装调试、运行和生产等环节应运行经验反馈。
促进经验反馈的建议
存在问题
自2011年福岛核事故以来,我国核电建设速度放缓,但我国核电建设规模居世界第一,经验反馈工作深度无法赶上核电发展速度,核电集团集团经验反馈系统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同时,跨集团和国外核电经验反馈沟通渠道受阻,反馈系统覆盖面不足。
改善对策
首先,国家、核电集团要积极构建和完善经验反馈体系。与各核电站自身的经验反馈系统相比,大经验反馈系统涉及的领域更多,有利于促进各核电站之间的交流。加强跨项目、跨机组经验反馈系统,形成良好的经验反馈平台,综合时间信息平台建设实现集团工厂经验反馈,平台还可联系上下游单位、国家监管部门等,通过部门协调管理,实现经验反馈信息收集、分析和反馈,提高经验沟通水平。二是核电占用人员负责机组的操作和管理,是一线工作人员。因此,工作人员的责任、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对保障机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核电站工作人员经验反馈的培训,通过对重大事件的模拟培训,对重要岗位进行专项培训,确保机组管理和运行的安全。第三,核电站每天形成大量数据,经验反馈每年收到大量异常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所有数据信息,预测核电站系统或设备可能出现问题,分析管理、设备、设计不足,制定合理的干预对策,确保核电站的安全[4]。第四,由于各核电站异常信息获取受阻、管理不闭环、经验定义有限等影响,一些特殊问题缺乏支持,国家和核电集团应建立专门渠道,快速共享异常信息,与科研院所和建设单位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五,在核电厂的建设、运行和调试阶段,除了工作人员外,还有承包商等人员,其中很大一部分核电厂的异常问题来自承包商。重视对承包商的经验反馈培训和管理,将承包商的经验反馈纳入核电厂经验反馈体系,提高对承包商的管理,降低异常事故的发生率,确保核电站的安全运行。
四,小结
本文通过分析经验反馈的内涵和应用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落实经验反馈工作。经验反馈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有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才能提高经验反馈的质量和核电站的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