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建筑论文

对中原经济区城镇的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的分析

【摘要】城镇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骨架,在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中原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非农业人口、GDP、第三产业产值、城镇空间距离等4个指标计算中原经济区各个基本地域单元(城镇)的综合实力指数,据此,重组中原经济区的城镇等级结构。采用经济隶属度、经济作用场强和中心城市可达性等三个指标,进行城镇组团的重组,并将30个城镇组团整合为郑州城市组群、洛阳城市组群、平顶山城市组群、邯郸城市组群和商丘城市组群。以城镇组团和城市组群为基础,沿主要交通线路构建京广和陇海两条一级城镇发展轴线,济南—郑州—重庆和合肥—郑州—太原两条二级城镇发展轴线,以及若干条三级城镇发展轴线。

【关键词】城镇组团;城市组群;空间结构;重组;中原经济区

    城镇空间分为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和群体空间[1]。空间组织是指在特定背景下,对区域内各种物质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组合布局,是空间优化配置的过程[2],它包含空间结构和空间过程[3]。区域城镇空间结构是地域范围内城镇间的空间组合形式[4],它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区域城镇发生、发展及相互作用的产物[5],是人们在长期的、有目的的经济、政治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空间组织形式[6]。社会经济的动态发展,要求建立与之适应的区域城镇空间结构模式[7]。

    城镇空间结构研究从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和群体空间三个方面展开。群体空间研究主要为:第一,研究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理论与方法[3-5,8]。第二,运用数量方法[9-12]、RS、GIS等技术手段[13-14]分析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特点[9-16],分析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与战略导向[17],提出空间结构的优化模式、重组策略及管治规划等[18-19]。第三,研究不同尺度的自然地理单元[20-26]、行政单元[17]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与发展过程,探究不同类型经济区的城镇空间结构特征[16,19,27-28]。第四,分析高速公路、城际高速通道、高速铁路等现代化交通方式[12,30-33],产业结构[34]等经济因素对城镇体系空间组织的影响和作用。第五,研究城镇空间结构优化重组问题[18,35-38]。第六,探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40]、珠江三角洲城市群[41-42]、长株潭城市群[43]、中原城市群[44]等不同发育程度的城市群的城镇空间整合与优化。相关研究主要特点为:第一,技术手段先进。第二,从自然地理单元到行政单元,空间尺度较为齐全。第三,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从基础设施到社会经济、文化等,较为齐全。第四,空间结构优化始终是研究的热点。但是,相关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在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的研究中,中西部经济区的研究较少。第二,城镇空间结构对单因素的响应研究较多,多因素研究则比较少。第三,相关研究多基于原有行政归属,进行空间结构的优化。第四,城镇空间结构研究侧重于特征分析及空间优化策略的提出。

    中原经济区的研究始于1980年代,多侧重于经济区产业结构[45]、核心城市发展[46]的研究,但相关文献很少。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2012年《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正式批复,相关研究迅速增多,但多关注新型城镇化[47]、三化协调[48-50]、经济发展[51-53]、城市经济联系[54]、城乡统筹[55]等问题,

    对其城镇空间结构研究较少。因此,对中原经济区城市间联系相对较弱[54]状况下城镇空间的优化重组研究尤为必要。

    研究的基本设想是:第一,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优化重组分为三个环节:城镇等级结构重组、城镇空间地域重组和构建城镇发展轴线。第二,城镇空间地域重组取决于中心城市的归属。若中心城市A归属于上级中心城市B,则以A为中心城市的城市地域归属于以B为中心城市的城市地域。第三,中心城市的归属要充分考虑上级中心城市对下级中心城市的作用强度和相邻两级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的强度,论文借助经济隶属度、经济作用场强和中心城市可达性来表征。因此,研究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城镇等级结构重组。计算每一个基本地域单元(城镇)的综合实力指数,划分中原经济区的城镇等级结构:核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和地方性中心城市。四个等级的中心城市分别对应于四个等级的城镇空间地域:经济区、城市组群、城镇组团和基本地域。第二,计算各个城镇的中心城市可达性、经济隶属度和经济作用场强等三个指标值。第三,综合分析各城镇的三个指标数据,进行城镇空间地域的重组:基本地域整合为城镇组团,城镇组团整合为城市组群,城市组群整合为经济区。第四,城镇发展轴线构建。借助交通轴线,依据沿线城镇等级,构建不同等级的城镇发展轴线。最后,形成“城镇空间团块+发展轴线”的城镇空间结构。

1 研究区域、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域

    案例区选择基于以下考虑:第一,中原经济区在我国区域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中部,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第二,中原经济区有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典型特征。中原经济区与邻接的西部地区进行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吸纳包含西部地区内涵丰富的品性。和中西部其它经济区一样,中原经济区的发育还不成熟,其城镇空间组织不合理。第三,本研究可为中原经济区及中西部地区其他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参考。第四,我国城镇空间组织的研究主要针对发育程度好的东部地区展开,对中西部地区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可以丰富我国城镇空间组织研究乃至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科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据《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其包括河南全省,山西省晋城市、长治市和运城市,河北省邯郸市和邢台市,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安徽省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和淮南市凤台县和潘集区,共30个省辖市,外加2个县1个区,面积28.9万km2。考虑区域实际,论文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城镇)包括中原经济区的30个省辖市市区、29个县级市和172个县,共231个。

1.2 研究方法

1.2.1 城镇综合实力指数计算模型。

    城镇综合实力是指基于城镇经济实力的,对周围区域的影响力及为其提供服务的能力。依据科学性、可行性、动态性、完备性原则[56],基于城镇综合实力的基本内涵,分别选取基本地域单元(城镇)的非农业人口(反映研究个体的城镇化发展现状和中心城市与周围区域的联系强度[57])、GDP(反映城镇经济实力)、第三产业产值(反映中心城镇对周围区域的服务状况,以及研究个体和周围区域间经济联系的便捷程度)、城镇间空间距离(反映城镇间经济联系的便捷程度)等4个指标组成指标体系,计算各个城镇的综合实力指数。考虑到4个指标具有几乎相同的作用,各个指标赋予相同的权重。

1.2.2 经济隶属度计算模型。

    经济隶属度表示区域中某级别城镇受上级城镇的经济辐射影响程度。

1.2.3 经济作用场强计算模型。

1.2.4 中心城市可达性计算模型。

    可达性是度量两地之间交往、联系方便程度的相对指标。可达性越高则说明两地之间的交往越方便。

1.3 数据来源

    论文的经济社会数据来源于:2011年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五省的统计年鉴和城市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有关部门提供的专项统计数据资料。城镇空间距离的获取路径为:将中原经济区的政区图经过投影、校正,借助ArcGIS9.3 中的point distance calculation工具,计算获取各个城镇中心点的空间距离。

2 经济区城镇空间地域重组

2.1 经济区城镇等级结构重组

    将2010年的相关指标数据,代入城镇综合实力指数计算模型,得到中原经济区231个城镇的综合实力指数,并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城镇等级结构划分既要考虑城镇综合实力指数,又要遵循空间均衡原则。231个城镇综合实力指数组成的由大到小排列的数列中,存在几个有临界意义的点:郑州市区和邯郸市区间的差值在整个数列中最大,两者的中值52.7148可作为第一、二级城镇的分界值。第二个差值比较大的位于洛阳市区和安阳市区间,将两者的中值21.8808作为第二、三级城镇的分界值。在新乡市区和平顶山市区间、焦作市区和菏泽市区间存在的第三、四个差值较大的点,但不满足空间均衡的原则,不适合作为城镇等级划分的节点。在商丘市区和南阳市区间存在第五个差值较大的节点,将两者的中值10.9416作为第三、四级城镇的分界值。在三门峡市区和临颍县间存在一个差值相对较大的分界点,将两者的中值3.5807作为第四、五级城镇的分界值。在大名县和开封县间存在一个差值比较大的分界点,将两者的中值3.0815作为第五、六级城镇的分界值。在西峡县和南召县间存在一个差值比较大的分界点,将两者的中值1.8614作为第六、七级城镇的分界值。

    综合考虑,选择郑州市区为核心城市,邯郸市区、洛阳市区、平顶山市区、商丘市区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安阳市区、新乡市区等其余25个省辖市市区作为地区性中心城市,许昌县、新密市等201个县(市)作为地方性中心城市(表1)。高级别城市同时承担低级别城市的功能,即核心城市也承担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其他等级中心城市亦如此。

2.2 经济区城镇组团重组

    经济区城镇组团的构建参照经济作用场强、经济隶属度和中心城市可达性三项指标,根据201个地方性中心城市对30个地区性中心城市的归属,判断其城镇地域的归属。选取2010年中原经济区各城镇的相关数据分别代入经济隶属度、经济作用场强和中心城市可达性计算模型。

    在城镇组团重组中,地方性中心城市的归属打破原有的行政隶属。论文以郑州为例来说明城镇组团的重组方略。郑州市区的影响范围既要考虑其周边地方性中心城市的归属,也要考虑其他地区性中心城市对这些中心城市的争夺。根据相关计算数据,中牟县、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原阳县的三个指标一致,应划入郑州市区的影响范围;登封市、禹州市、温县、武陟县、通许县、尉氏县等的经济作用场强和经济隶属度指标一致,应划入郑州市区的影响范围。因此,由中牟县、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登封市、原阳县、禹州市、温县、武陟县、通许县、尉氏县和郑州市区重组为以郑州市区为中心城市的郑州城镇组团。其他地区性中心城市空间影响范围的划分策略和郑州市区相同,中原经济区城镇组团重组结果见表2、图1。

2.3 经济区城市组群构建

    城市组群的构建考虑地区性中心城市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归属,采用经济作用场强、经济隶属度和中心城市可达性等三个指标来衡量。选取中原经济区2010年相关数据分别代入经济隶属度、经济作用场强和中心城市可达性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见表3、4、5。

    据表3、4、5,因三个指标存在一致性,开封市区、新乡市区、焦作市区归属郑州市区的影响范围,济源市区、三门峡市区归属洛阳市区的影响范围,漯河市区和驻马店市区归属平顶山市区的影响范围,安阳市区、鹤壁市区、邢台市区和聊城市区归属邯郸市区的影响范围,淮北市区、宿州市区、亳州市区等归属商丘市区的影响范围。由表4、5发现,若考虑经济隶属度和中心城市可达性(考虑空间临近原则)两个指标一致性,剩余的地方性中心城市可分别划归相应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进一步由表3发现,“经济作用场强”指标排在第二位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恰好是按照前述两个指标这些地方性中心城市分别划归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因此,将晋城市区和运城市区划归洛阳市区的影响范围,南阳市区、信阳市区和许昌市区划归平顶山市区的影响范围,菏泽市区、蚌埠市区、周口市区和阜阳市区划归商丘市区的影响范围,长治市区和濮阳市区划归邯郸市区的影响范围。

    综合分析,中原经济区的30个城镇组团整合为5个城市组群:郑州、新乡、开封、焦作等城镇组团整合为以郑州市区为中心城市的郑州城市组群,邯郸、邢台、聊城、安阳、鹤壁、濮阳、长治等城镇组团整合为以邯郸市区为中心城市的邯郸城市组群,洛阳、济源、三门峡、运城、晋城等城镇组团整合为以洛阳市区为中心城市的洛阳城市组群,周口、阜阳、亳州、菏泽、商丘、淮北、宿州、蚌埠等城镇组团整合为以商丘市区为中心城市的商丘城市组群,许昌、平顶山、漯河、南阳、驻马店、信阳等城镇组团整合为以平顶山市区为中心城市的平顶山城市组群(图2)。

2.4 构建核心城镇组团

    作为经济区的核心城市郑州市区综合实力较弱,难以承担相应的重任,因此,核心城镇组团构建对加速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具有战略意义。核心城镇组团构建有其可行性和必然性。

    ①郑州首位度偏低。据2010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首位城市郑州市区人口298.00万,第二位城市南阳市区人口为186.92 万,城市首位度为1.59。②核心城市郑州的影响力有限。根据闫卫阳等人的计算,郑州的影响力尚不能完整地覆盖河南全境[61]。

    根据表3、4、5,开封城镇组团和郑州城镇组团整合为以郑州市区为中心城市的核心城镇组团是最优的选择。同时:①在行政沿革上,郑州所辖的新郑、密县、登封、巩县、荥阳5县(市)隶属原开封地区,通许和尉氏现为开封辖县,行政整合成本低。②在文化上,郑州和开封同属于中原文化区,文化认同有利于郑汴整合。③在产业上,郑州和开封的区域同构系数和产业同构系数均比较低[62]。④在空间距离上,省辖市中郑州和开封空间距离最近,借助郑开大道、郑民高速、连霍高速、郑汴城际轻轨等快速交通线路,两者之间的时间距离更近。⑤郑汴产业带建设方面,白沙组团、官渡组团和汴西组团的建设已经全面展开,企业已开始入驻,郑州和开封正通过“产业”纽带加速整合。⑥郑州和开封已在邮政通讯、公共交通、金融等方面完成整合,推进全面整合时日可期。综合上述分析,将郑州城镇组团和开封城镇组团整合为核心城镇组团。

3 构建经济区城镇发展轴线

3.1 城镇发展轴线构建的必要性

    城镇空间组织可分为两种形式:组建城镇空间组团、构建沿主要交通带的城镇发展轴。两种空间组织方式各有优缺点:组建城镇空间组团是基于经济区发育程度较低的情况,它紧密结合了区域内部各个地域单元之间联系程度低、经济作用强度弱的特点。但若完全囿于该形式,则易形成区域内部新的、基于较大地域的空间分割。构建城镇发展轴是基于经济区发育程度较好的情况,它符合经济区内部各个地域单元之间联系程度强、经济作用强度大的特点。由各级中心城市借助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的发展轴,具有促进区域发展的功能[63]。城市发展轴有利于发挥区域内部的交通优势,通过交通线路沿线经济的发展,强化经济区城镇空间的联系,实现其结构优化。若上述两种空间组织方式组合使用,则既可以通过城镇空间组团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可以通过城镇发展轴线,强化不同城镇空间组团的社会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区的整合。

3.2 经济区城镇发展轴线构建

    经济区城镇发展轴线具体构建设想如下:第一,构建沿京广铁路、京广快速铁路通道、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等交通轴线束,由邢台、邯郸、安阳、鹤壁、新乡、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等城镇组成的南北向的京广城镇发展轴线。第二,构建沿陇海铁路、郑西与郑徐快速铁路通道、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等交通轴线束,由郑州、洛阳、三门峡、开封、商丘等城镇组成的东西向的陇海城镇发展轴线。第三,构建沿济南—郑州—重庆的快速铁路通道,由沿线的郑州、濮阳、聊城、平顶山、南阳等城镇组成的东北—西南向的济南—郑州—重庆城镇发展轴线。第四,构建沿太原—郑州—合肥的快速铁路通道,由沿线的长治、晋城、焦作、郑州、周口、阜阳等城镇组成的西北—东南向的太原—郑州—合肥城镇发展轴线。此外,在南北方向上,还可构建经长治、晋城、济源、洛阳、南阳的二广高速公路组成的二广城镇发展轴线,经濮阳、开封、周口的大广高速公路组成的大广城镇发展轴线,经菏泽、商丘、亳州、阜阳的济广高速公路和京九铁路组成的京九城镇发展轴线。在东西方向上,亦可构建经长治、邯郸和聊城的兰青高速公路组成的兰青城镇发展轴线,经南阳、信阳的沪陕高速公路组成的沪陕城镇发展轴线。

    综合考虑沿线城镇在中原经济区城镇等级结构中的等级层次及各个城镇发展轴线的实际情况,京广轴线和陇海轴线为一级城镇发展轴线,济南—郑州—重庆轴线和太原—郑州—合肥轴线为二级城镇发展轴线,二广轴线、大广轴线、京九轴线、兰青轴线和沪陕轴线为三级城镇发展轴线(图2)。

3.3 核心城镇组团城镇发展轴线构建

    以9条交通线路组成的复合交通轴线为依托,郑州市区、开封市区和中牟县组成的郑汴都市区逐渐成形,空间形态上呈哑铃状,并呈现向外扩张的态势:向南,距离郑州中心城区约20km、我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规划面积415km2的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如火如荼;向西,郑州市区和荥阳市已经实现空间上的对接,再向西是郑州上街区。由此,在东西方向上,形成由巩义—上街—荥阳—郑州市区—中牟—开封市区—开封县组成的一级城镇发展轴线。都市区在南北向的扩展使郑州组成的哑铃一端逐渐膨胀,形成武陟原阳方向—郑州市区—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新郑城镇发展轴线,这是次一级的发展轴线。总体来看,核心城镇组团已形成扁“十”字型的城镇发展轴线(图3)。

4 结论与讨论

    论文以具有中西部地区典型特征的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农业人口、GDP、第三产业产值、城镇间空间距离等4个指标计算中原经济区各个城镇的综合实力指数,重组其城镇等级结构。采用经济隶属度、经济作用场强和中心城市可达性等三个指标,打破原有的行政归属进行城镇组团重组,并将郑州、新乡、开封、焦作等城镇组团整合为郑州城市组群,洛阳、济源、三门峡、运城、晋城等城镇组团整合为洛阳城市组群,许昌、平顶山、漯河、南阳、驻马店、信阳等城镇组团整合为平顶山城市组群,邯郸、邢台、聊城、安阳、鹤壁、濮阳、长治等城镇组团整合为邯郸城市组群,周口、阜阳、毫州、菏泽、商丘、淮北、宿州、蚌埠等城镇组团整合为商丘城市组群。参考沿线城镇综合实力和发展轴线实际,构建京广和陇海两条一级城镇发展轴线,济南—郑州—重庆和合肥—郑州—太原两条二级城镇发展轴线,大广、二广、京九、兰青和沪陕等五条三级城镇发展轴线。最终形成“城镇空间团块+发展轴线”的城镇空间结构。和其他研究成果相比,论文在城镇组团层面的空间重组,充分考虑各个基本地域单元的经济社会联系,打破了传统的市域行政管辖分割;论文还研究了不同等级城镇发展轴线构建问题,用跨城镇空间地域的发展轴线解决了城镇团块化可能导致的区域发展空间分割问题。本研究可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重要的借鉴,这对中原经济区经济的整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镇空间结构的研究可分为城镇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和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两个方面。前者运用GIS、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研究城镇空间结构特征,但缺乏对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分析。后者运用计量分析工具等剖析城镇间经济社会联系,提出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模式,但城镇空间结构特征分析的深度不够。原因在于:研究目的及由此波及的数据源差异,后续研究应注意问题的深化研究。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发育有若干经济区,它们空间范围不一、规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内部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发育程度不同,其城镇空间结构特征及存在问题互不相同,故有必要探讨我国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理论模式。在城镇发展轴线或点轴系统构建的研究中,城镇发展轴线等级的划分多参考沿线城镇的等级,但是,如何定量划分城镇发展轴线的等级值得关注。进行产业的组织研究是后续的研究课题,通过产业的空间组织强化城镇之间的内在联系,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应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朱喜钢. 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张毓峰. 城市区域空间组织研究——以长三角城市区域为例[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

[4] 宋家泰,顾朝林: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 地理学报,1988,43(6):97-107.

[5] 陈田. 省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组织的理论与方法[J]. 城市问题,1992(2):7-15.

[6] 何伟.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

[7] 魏也华. 论发达地区城镇空间结构重组[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0,9(2):21-24.

[8] 蒙莉娜,郑新奇,赵璐,等. 区域城镇点—轴系统空间结构的分形模型[J]. 地理科学进展,2009,28(6):833-838.

[9] 刘继生,陈彦光.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型维数及其测算[J].地理研究,1999,18(2):171-178.

[10] 陈彦光,周一星. 豫北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6):810-819.

[11] 刘继生,陈彦光. 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特征及其与水系分布的关系探讨[J]. 地理科学,2003,23(6):713-720.

[12] 林涛,孙婷婷. 长江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络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J]. 人文地理,2012,27(2):43-49.

[13] 王心源,范湘涛,邵芸,等. 基于雷达卫星图像的黄淮海平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J]. 地理科学,2001,21(1):57-63.

[14] 胡张武. 基于RS 和GIS 的巢湖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析[J]. 测绘通报,2011(3):69-71.

[15] 樊杰,王宏远,陶岸君,等. 工业企业区位与城镇体系布局的空间耦合分析——洛阳市大型工业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案例剖析[J]. 地理学报,2009,64(2):131-141.

[16] 王晓文,王强,伍世代,等.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研究[J]. 地理科学,2011,31(2):316-321.

[17] 王颖,刘少丽,陆玉麒. 江苏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2):129-134.

[18] 李秉毅,覃成林. 开封市域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J].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3,10(3-4):12-17.

[19] 刘盛和,兰肖雄,樊杰. 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开发与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重组[J]. 地理研究,2012,31(8):1365-1374.

[20] 王义民,高军波,颜俊. 论淮河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变[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2):254-258.

[21] 刘海龙,石培基,张学斌,等.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黄土高原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以庆阳市为例[J].干旱区研究,2013,30(4):749-756.

[22] 于汉学,周若祁,刘临安,等. 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1):147-151.

[23] 石培基,刘海龙,李快满. 西北干旱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及其分形——以酒泉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07,27(6):918-921.

[24] 李静.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组织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25] 李春华. 新疆绿洲城镇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26] 罗瑾,刘勇,岳文泽,等. 山地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从沿河谷扩展到多中心组团式扩散[J]. 经济地理,2013,33(2):61-67.

[27] 钟业喜,尚正永.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分形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4):436-440.

[28] 地力木拉提•吾守尔,杨德刚,张仲伍,等. 天山北坡经济带“组团”点轴城镇空间结构研究[J]. 中国沙漠,2012,32(1):252-257.

[29] 沈玉芳,刘曙华.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组织模式的结构与特征[J]. 人文地理,2008,23(6):45-49.

[30] 周恺. 长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网通达性与城镇空间结构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2):241-248.

[31] 张国华,李凌岚. 综合高速交通枢纽对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以长株潭地区为例[J]. 城市规划,2009,33(3):93-96.

[32] 王昊,龙慧. 试论高速铁路网建设对城镇群空间结构的影响[J].城市规划,2009,33(4):41-44.

[33] 王姣娥,丁金学. 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1,26(6):49-54.

[34] 沈玉芳.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空间结构的对应关系和影响要素[J].世界地理研究,2008,17(4):17-25.

[35] 郭荣朝,苗长虹. 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10):1144-1149.

[36] 李松志,张晓明. 欠发达山区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研究——以粤北山区龙川县城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60-64.

[37] 周彬学,薛东前,贺伟光. 基于分形的关中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6):93-97.

[38] 秦志琴,张平宇,王国霞. 辽宁沿海城市带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J].经济地理,2012,32(10):36-41.

[39] 郭志富,张竟竟. 基于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河南省地域空间组织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8):8-13.

[40] 车前进,段学军,郭垚,等.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扩展特征及机制[J].地理学报,2011,66(4):446-456.

[41] 张润朋.新型城镇化下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空间组织研究[J].规划师,2013(4):27-31.

[42] 徐江,叶嘉安.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中的空间重组与区域治理研究[J].城市与规划研究,2009,2(3):67-83.

[43] 张立荣,姜明军,陈娜.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3):52-57.

[44] 王发曾,刘静玉,徐晓霞,等.中原城市群整合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5] 杨林军,巫继学,何大明.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发展战略研究[J].中州学刊,1985(5):30 -33.

[46] 毛继周,冯德显,张震宇,等.中原经济区建立与郑州市发展[J].经济地理,1990,10(2):23-28.

[47] 李波,张吉献. 基于ESDA的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空间关联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0(4):96-99.

[48] 王永苏.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中州学刊,2011(3):73-76.

[49] 蔡世忠.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6):1-4.

[50] 丁志伟,张改素,王发曾.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内在机理与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4):402-409.

[51] 赵文亮,陈文峰,孟德友. 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时空格局演变[J]. 经济地理,2011,31(10):1585-1591.

[52] 郭志富,张竟竟.中原经济区主体区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2(12):73-78.

[53] 薛宝琪.中原经济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化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1):15-20.

[54] 徐慧超,韩增林,赵林,等.中原经济区城市经济联系时空变化分析——基于城市流强度的视角[J].经济地理,2013,33(6):53-58.

[55] 王建国.构建中原经济区统筹协调的城乡支撑体系[J].中州学刊,2011(1):88-91,95.

[56] 毛汉英.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经济地理,1996,16(4)16-22.

[57] 孙胤社.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及其界定[J].地理学报,1992,47(6):552-560.

[58] 李国平,王立明,杨开忠.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J].经济地理,2001,21(1):33-37.

[59] 牛惠恩,孟庆民,胡其昌,等.甘肃与毗邻省区区域经济联系研究[J].经济地理,1998,18(3):51-56.

[60] 张落成.城市区域辐射与沿海经济低谷崛起[J].规划师,2001,17(1):34-37.

[61] 秦耀辰,苗长虹,梁留科,等.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62] 刘静玉.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6.

[63] 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127-135.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