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建筑论文

探讨安徽近代工业建筑的特征

【摘要】安徽近代工业建筑客观地反映出地处内陆的安徽近代建筑在建筑技术方面的现代化过程。在对安徽近代工业建筑案例的实地考察和相关史志文献的收集整理基础上,梳理了安徽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工业建筑的建造活动;分析了代表近代工业建筑发展水平的标志性案例;并探讨了安徽近代工业建筑的特征。

【关键词】安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历程;建造活动;建筑特征

    近代工业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中的特殊类型,一是中国近代建筑转型是从工业建筑发起的,清末洋务派的活动中最早关注的即是军事工业。伴随近代军事工业而产生的近代工业建筑,虽是创办军事工业的附属物,亦非洋务派着眼之处,但实为以中国人为建设方建造的中国近代建筑之嚆矢;二是相较于其他建筑类型,工业建筑受功能限制,对材料、结构等技术条件的要求较高,文化属性较弱,因此对现代建筑体系的接受和转型、西化上更全面也更彻底,是中国现代建筑转型的先锋。

1 安徽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及工业建筑的建造活动

    安徽近代工业是从1861年的安庆内军械所发端的,从1861年始至1949年止,结合近代工业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安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呈现出萌芽蕴蓄、发展勃兴至停止衰退的趋势和特点。

1.1 萌芽蕴蓄期

    1861—1894年,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工业品进入安徽城乡,原先的农业经济瓦解,为近代工业产生准备了市场条件。1861年12月洋务派在安庆创设内军械所,这是我国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1862年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蒸汽机,1864年又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艘蒸汽机木壳轮船。1864年7月太平天国天京失守,曾国藩驻南京,安庆内军械所即迁往南京,次年改建为金陵制造局。

    安庆内军械所创办时的厂址有3处,分别在枞阳门内、南庄岭和西门,西门为主厂址。厂房今皆不存。安庆内军械所“全用汉人、未雇洋匠”,而且生产方式是“造器制器,一切事宜,皆由手造,不假外人”[1],不仅没有进口西方机器进行生产,也没有聘请西方技工,完全手工建造出来的,因此,安庆内军械所实质上仍具有封建官办军工手工场性质。据此也可以推断安庆内军械所的厂房应仍为传统建筑。

    处于萌芽蕴蓄期的安徽近代工业厂房大多利用原有建筑改造而成,或是建造较为简陋的厂房。从安庆内军械所的建设过程可以看出,由于既未真正引入机器生产,又未能完全自主完成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近代工业演进历程,因此这一时期厂房建设不存在以机器使用为特征的近代工业建筑的功能要求,也就不存在采用新建造技术的驱动力,当然更遑论对西方现代工业建筑的主动引进,这一时期的近代工业建筑仍处于条件准备和蕴蓄期,尚未形成真正的近代工业建筑。

1.2 发展兴盛期

    1895--1926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意识的士大夫们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开始提出利用西法发展实业的要求,同时随着清政府放松了对开办工业企业的限制,以及自然经济瓦解后市场条件的成熟,安徽近代工业开始发展并蓬勃兴起,这一时期是安徽近代工业发展最主要的时期,1927年之后随着国内内战连绵、官僚资本兼并,加上外国资本的掠夺加剧,安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至1937年之后安徽主要城市相继沦陷,近代工业一蹶不振。因此,1895--1927年是安徽近代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的工业企业均创办于这一时期,主要工业建筑亦在这一时期兴建。

1.2.1 初步发展阶段

    在1895—1911年的初步发展时期,安徽省内创办的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约40余家,主要分布在纺织、粮食加工、电灯等行业悼o。官方创办的工业主要有“安庆造币厂”、“安徽制造厂”、“安庆电灯厂”等,但均是在原军械所旧址上创办的。民族资本创办的工业主要有“芜湖益新面粉厂”、“芜湖明远电厂”等。

    这一时期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工业建筑,出现了砖木和砖混结构。芜湖益新面粉厂1906年建造的制粉大楼是安徽近代第一座工业厂房,3层砖木结构,芜湖明远电厂于1907年落成的发电车间为单层砖混结构,是这一时期工业建筑的代表。从史籍记载来看,这一时期的工业建筑设计和施工尚未引入国外的设计人员,主要是本地营造商建造。

1.2.2 黄金时代

    1912—1919年一战期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外来经济压力减轻,中国近代民族资本空前发展,为安徽近代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主要集中在纺织、印刷、榨油、电灯等行业。黄金时代的标志是芜湖裕中纱厂创办以及芜湖益新面粉厂重建制粉楼,反映出现代工厂区的出现、近代工业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外国设计人员的引入。

    这一时期近代工业建筑在设计和技术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代表性的有芜湖益新面粉厂的第3座制粉大楼,为多层多跨砖木结构;芜湖裕中纱厂,1918年按照现代工厂生产流程和功能要求建成了完整的主厂区和厂房、工人宿舍,主厂房为多层、多跨砖木、砖混结构,是近代安徽规模最大的工业建筑单体,建筑技术水平较之前有明显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近代工业建筑,如芜湖裕中纱厂和益新面粉厂制粉大楼都是英、美等外国设计人员设计安装,这些对近代工业黄金时期的工业建筑发展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1.2.3 发展放缓阶段

    1920一1926年一战结束后,国际资本卷土重来,国内军阀混战民生凋敝,近代工业发展受到影响并开始放缓。这一时期不仅新办工业企业数量减少,而且原有的裕中纱厂、益新面粉厂亦陷入生产不良、发展停滞的局面,工业发展整体出现颓势,但是在近代工业发展的惯性下,这一时期仍不断创办了新的工业企业,主要为机器修理厂、火柴厂、电灯厂等,但绝大多数规模小,产量低,基本沿用原有的房屋进行生产,未进行工业建筑的建造。

    这一时期近代工业建筑基本无大的进展,但在技术上有一定突破,如1925年的明远电厂发电房中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该发电房由西门子洋行设计安装,在当时属个别现象,较之前一个时期工业建筑的发展明显放缓。

1.3 停滞衰退期

    1927--1949年期间,在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内战的大背景下,裕中纱厂、益新面粉厂、明远电厂等大型工业企业相继破产或被侵占,安徽近代工业发展停滞。

    停滞衰退期工业建筑建造活动很少,大多为小规模的厂房建筑,工业建筑发展基本停滞,没有重要的工业建筑。芜湖1948年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美隆面粉厂,厂房、机械设备均由上海中国机器厂的工程师曹恒东设计,建造由芜湖黄监记营造厂承包,总建筑面积只有1290m2[3],较之此前益新面粉厂的厂房建设,无论从建设规模还是设计水平上均无法与之相比,反映出这个阶段的工业建筑不仅没有继续发展,甚至出现倒退。

    但是这个时期,以芜湖为代表的城市中自发形成了工业区,城市的工业布局问题开始受到重视。1929年4月编制了《芜湖市市区图》,其中的“图说”部分规定了“市区发展之支配”,将市区按城市功能结构规划为6个区:“工业区”、“学校区”、“新市区”、“平民住宅区”、“行政区”和“商业区”[4]。其中,工业区具体界定为两处:一是“自驿矶山北至小港口”,“沿江原有修船、i井堆栈、美孚洋油栈等”;二是“河南自旧营盘至南关带,有米厂、面粉厂等”;这两处“地面辽阔,宜定为工业区”。城市中工业区的出现是近代工业发展之必然,但是自觉地纳入城市规划则是一个进步。

2 安徽近代工业建筑的典型案例

    代表安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水平的主要是益新面粉厂制粉楼,南美国土木工程师设计,反映了当时安徽工业建筑建造的最高水平,裕中纱厂厂区为第一个现代工厂区。

2.1 益新面粉厂制粉楼

    益新面粉厂是安徽省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企业,也是我国最早开办的机器生产的面粉厂之一。1916年在安装了150匹蒸汽马力,并附设发电照明和制冰设备后新建了制粉楼。新建的4层制粉楼严格遵照工艺流程,代表了当时国内面粉加工类工业厂房建设的较高水平。按照史籍记载,1916年的制粉车间厂房设计者是“美国的土木工程师”,工艺设计者是“英国工程师””[5]。从新制粉大楼的设计、技术水平上看,应为事实。

    制粉大楼位于工厂生产区的中心,坐东朝西,东西向较短而南北向较长,其南半部为清麦车间,南端西侧与麦库相连,麦库南侧即为青弋江,便于原材料运输;制粉大楼内北半部为制粉车问,北端东侧为机修车间,内设拉丝床和车床,北侧为发电机房和锅炉房,总平面布置较合理。

    制粉楼平面为矩形,4层,单跨8开间,建筑面积约为1035 m2,该建筑东西方向短、南北方向长,东面有1.3m宽长外廊,走廊南端设单跑木楼梯1座,南北两端分层交错设置。东西方向宽度10m,内部有两排木柱但均未到顶,一排到2层楼面,一排到4层楼面。制粉大楼南北方向有8个开间,南部3个开间,为清麦车间,北部5个开间,为制粉车间。制粉车间西北角有直角两跑木楼梯一座(图1)。

    制粉大楼的主体承重结构为砖墙,但楼地面(含其下的木梁)、屋顶和楼梯均为木结构,内部还有木柱辅以承重,为近代工业建筑中常见的砖木结构。建筑底层层高为5m,楼层层高为4.2m,4层之上另有梯形屋架支撑的坡屋顶,两坡各有6个老虎窗,坡屋顶之下为阁楼层,主要用于安放设备管道和检修老虎窗。阁楼层可由制粉车间西北角的楼梯到达,各层之间还设有提升井,用于垂直运输。

    制粉大楼由青砖实砌的清水砖墙承重,外墙除了4角有角柱外,东西两侧各有7个砖砌的壁柱。南北两侧各有1个壁柱,位于跨中。所有壁柱的尺寸均为77cm×12cm,壁柱在每层楼板处均放大出挑,呈牛腿状,与楼板外侧的圈梁相连接,加强建筑的整体性,并利于墙体减薄。外墙厚度逐层内收,底层墙厚72cm,向上分别为60,52,42cm,内部有承重砖墙1座,厚42cm,为清麦车间和制粉车间之间的隔墙,并伸出屋面成为防火墙。外墙开窗采用砖砌券洞形式,首层至3层为较缓的弧形拱券,4层为平券,在近代多层砖墙承重的建筑中为常见做法(图2)。

2.2 裕中纱厂厂区

    1916年创办的裕中纱厂是安徽省第一家也是近代最大的机器纺织企业。裕中纱厂位于芜湖陶沟狮子山南麓,占地面积为47340m2。厂区北部为狮子山,东、南、西三侧则以水沟相隔。厂区南部和西部各有一个出口,均跨沟而设,南部的入口处有门房,应为工人日常出入使用,西部入口较宽阔,且门外连接有笔直道路,应主要作为货物出入口(图3)。

    厂区总建筑面积10437m2,由厂房(生产车间)、栈房、锅炉房、公事房(办公楼)和工人工房组成。主厂房位于整个厂区的中部,有清花、梳棉、粗纱、细纱4个车间。主厂房西侧北部为锅炉房,并附设了发电机房,贴近主厂房东南侧,东侧和东北侧设置了3个花纱栈,东北部稍远处还设有脚花栈和拣棉间,这个区域为生产区;厂区的南部有门房和公事房,公事房西侧有水塔,为办公区;厂区的北部有东西向的公房和一些生活设施,为工人生活区。

    裕中纱厂厂区的总平面布置较合理,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合理的流线组织,基本符合现代工业生产的组织和流程要求,这反映出近代芜湖不仅出现了现代的工业建筑,也形成了较成熟的现代工业厂区,近代工业建筑的转型已经从单体建筑扩展到工业厂区。

3 安徽近代工业建筑的特征

    纵观1861—1949年间安徽近代工业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安徽近代工业企业以轻工业为主,规模较小,采用动力和机器生产的屈指可数,整体呈现落后状态,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建筑建造活动不多,工业建筑整体水平较低,反映出了近代内陆地区艰难的工业化过程。

1)近代工业建筑发展首先表现为平面和空间组织上的近代化。

    出于安装机器设备的需要,近代工业建筑通常具有较大的空间和体量。1896年建造的益新面粉厂制粉楼,并非真正的近代工业建筑,但已经出现了相应特征。近代工业建筑在平面布局上均按照生产流程进行,例如裕中纱厂按照清花一梳棉一粗纱一细纱的流程将各个车间组织在一个厂房内。而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和工艺流程的13趋复杂,某些工业建筑采用现代框架结构以获得更自由的空间组织,例如1926年的明远电厂发电房,使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以灵活设置各个开间的尺寸,并设计了两个夹层。即使某些工业厂房采用改造传统房屋的形式,也都利用尺度较大的公共建筑如祠庙等,而少有用普通民房改建的。可见,由于受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的限制,近代工业建筑在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上的西化较为彻底,传统建筑的空间组织方式在工业建筑中基本消失。

2)近代工业建筑在建筑技术上的进步是渐次发展的,大体按照从改良传统建筑到完全引进现代技术的轨迹发展。

    近代工业建筑的结构和构造技术与生产的机器化程度呈正相关。早期大多采用小型机器,生产操作较简单,如粮食加工的机器作坊,其工业厂房建造通常采用对传统木构架体系进行改良的方式,大多为砖木结构,外部为砖墙承重,屋顶采用三角形木屋架,以减少内部结构柱,获得更开敞的内部空间。后期由于引进了大型设备或者有较复杂的工艺流程,如现代纺织厂、电厂等,为满足功能需要,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相继出现了砖混结构厂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以及简单的钢木结构。

3)近代工业建筑发展十分有限,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工业建筑数量少。

    近代工业企业的机器化程度低,大多采用人力,设备小,流程简单,对于厂房的空间和工艺等功能要求有限,此类厂房大多由传统房屋改建而成,不具备近代工业建筑的特征,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工业建筑数量少。

    另外从技术上看,除极少数工业厂房采用现代框架外,使用砖木结构贯穿了整个安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史,这亦体现了内陆地区在建筑技术发展过程中受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制约。这不仅表现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工业建筑出现在芜湖一个城市中,也表现在1927年之后工业建筑发展陷于停滞,新建工业厂房的建造水平甚至出现倒退。可见,安徽近代工业建筑在技术方面的进步是有限而非普遍的进步。

4)反映建筑技术进步的若干标志性工业建筑均为西方建筑师建造,建筑技术发展受到西方的直接影响。

    反映建筑技术进步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安徽近代工业建筑,基本为外国建筑师设计,如最早的近代工业厂房——益新面粉厂制粉楼(1906年)是外籍技师指导本地营造商建造的,近代最大的单体工业厂房和现代工业厂区——裕中纱厂是英国工程师设计的,近代最早的钢混框架结构厂房——明远电厂发电房是德国西门子洋行工程师设计的,这使得安徽近代某些工业建筑具有超出发展规律的跳跃式的技术进步,20世纪20年代的芜湖即已出现现浇整体式的钢混框架结构厂房。

    安徽近代某些工业建筑的建造引进外国建筑师,直接受到西方的影响,而非按照建筑文化传播的一般规律,借助于沿海地区间接受西方影响,这是安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中的独特现象,反映出芜湖在近代长江流域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民族资本家群体的先进视野和密切的对外联系。但这种现象是孤立的和个别的,不是普遍现象,除极少数工厂之外,绝大多数的安徽近代工业建筑仍走在改造传统建筑的道路上,这反映出工业建筑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与近代安徽城市畸形发展的现实是吻合的。

4 结束语

    随着20世纪工业考古学的兴起,历史性的工业建筑由于蕴含着人们共同的历史记忆亦成为建筑遗产的组成之一,同时由于工业建筑往往采用大跨度结构,空间较为高大,平面形式规则、整齐,建筑造型简洁平整、可塑性强,在目前以功能置换为主要方式的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中适应性更强,利于改造调整和重新进行空间和功能区域的划分。安徽近代工业建筑遗存作为安徽工业近代化的物质痕迹,见证了内陆地区安徽最初的技术和工业近代化的努力。对安徽近代工业建筑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发掘其历史价值,为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历史依据。

[参考文献]

[1] 安庆市地方志编委会版社, 安庆市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设,1993.

[2] 芜湖市地方志编委会版社, 芜湖市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设,1993.

[3]日本东亚同文会.安徽省志[M].日本大正八年东京铅印本第十二卷.1919.

[4]翁飞.安徽近代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5]程必定.安徽近代经济史[M].合肥:黄山书社,1989.

[6]王鹤鸣,施立业.安徽近代经济轨迹[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7]章向荣.芜湖益新公司创建始末[C],芜湖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芜湖文史资料(第一辑)[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146—156.

[8]刘素珍.芜湖裕中纱厂六十年简史[C],中国近代纺织史研究资料汇编(第3辑)[M].北京:中国近代纺织史编辑委员会,1989:31—32.

[9]芜湖供电志编委会.芜湖供电志[M].芜湖:芜湖供电志编委会,1989.

[10]朱永春,陈杰.福州近代工业建筑概略[J].建筑学报,2011(增刊1):72—25.

[11]符英,杨豪中.西安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J].工业建筑,2008,38(5):39—41.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