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20世纪初四川新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一、推进政策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策”,强调“培养学习和教育人才”,并命令“在省、市设立大学堂,直隶州设立中学堂,各州县设立小学校,多设蒙古学习”。四川政府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1902年,为了总理全川的教育,四川省监察局设立了专门的教育政府机构,负责“监督全川学校事宜”。自1904年以来,各州县相继建立或改造了原来的机构作为主持学术事务的建议学院。到1909年,建议学院遍布四川140多个州和县。此外,还设立了各种教育研究机构,如学术评估机构、省级学术调查机构等,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些机构和组织在促进20世纪初四川新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川督府以强硬的奖惩措施应对兴学的阻力。1905年,总督锡良对学校“规模整齐”、“还有条理”、“开办最多”的15个州县官记功;对“做事延迟”、“事多敷衍”“事多敷衍”、“一堂未办”、十一位“禀告不实”的州县官员记过。这些措施对激励官员锐意兴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经济发展


20世纪初,在清政府发展产业的指示和四川省政府的号召下,四川掀起了产业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高潮。有政府的号召和倡导,有绅士的积极投资,各种工业公司迅速成立。在过去的几年里,民族资本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从最低水平的火柴和矿业发展到许多大型产业。从1901年到1911年,四川从最初的11家工厂增加到108家,增加了8倍。在这些工厂和矿山中,一些商业工厂已经建立了30万元。


四川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为新学校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拥有一定资产的企业开始重视教育。一些企业积极投资教育,不仅捐赠了大量的资金来帮助学生,而且还建立了一所新学校,如自贡盐场富人王家族创办的四川最大的私立学校自贡私立王树人学校。


三、总督的推动


四川新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四川历任总督的大力支持。20世纪初,四川省几位总督倾向于“新政”,对“新政”持欢迎态度,对建立新教育采取积极态度。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后,时任总督岑春轩设立了四川省学务处。总理全省新教育的发展为四川师资短缺和教师短缺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他指示各州县建立快速师范学院。为了发挥示范作用,他还亲自建立了一所师范学院。另一方面,他鼓励学生从外部到日本学习,学习师范学校,回来传授“教授法”,并支持聘请外教作为补充。为了振兴学习,我们应该奖励和惩罚他们。我们应该认真记住办学工作,记住办学不力的官员,奖励捐款助学的士绅,引导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新政”阶段,四川历任总督都能接受新风气,以“兴学育才”为急务。感觉“现在时事日难,以培养人才为急务,川省风气不开,特别是借此消失,以通中外之心。岑春轩、锡良提出:今天“不学习战争,争取优胜劣汰”,让“220万平方米,6870多万人有文明传播,不为他人”,强国富,必须注重人才培养、民族意识传递,这些教育,只有实施教育改革,实施现代新教育,拯救中国,“普及”。然而,兴学之初,形势一直无法打开,新学校的发展极其缓慢。总督岑春轩探究原因,觉得“今天按名办学校不难,求实难”。他认为,导致这种情况,归根结底是“官绅还在学院的旧习……科举不停,取经至捷”造成的。因此,与张之洞、袁世凯等共同上书的朝廷要求废除科举,加快中国现代新教育的发展。他认为,“初等小学是培养民族道德的基础,是开拓知识、谋生的基础。然而,如果你想与家庭竞争,你必须知道,从大端开始。”“盖小学和私立学校是孩子们上学的开始,不好的结果会是邪恶的,德国赢法律,日本赢俄罗斯,彼此都知道的人都会受益于小学生。”清末四川历任总督的态度影响了四川各地官僚士绅对新教育的态度。从怀疑到合作的最终认可和积极推广,新教育在四川开始兴起和发展,成为清末教育改革中最突出、最有效的地区。因此,四川省新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省总督的鼓励和支持。


四、士绅民众的支持


四川是中国内陆的一个大省,被高山和高原包围。与外界的联系主要局限于长江水路的艰难道路。封闭的环境不利于与外界的交流,也不容易改变固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甲午失败,全国振动,四川开阜,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大量的资本经济进入四川,大量的小手工业者破产,在仁义和现实的双重压力下,激发了人民的救国精神和爱国精神。四川自古以来就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被称为蜀学。开阜后,大量知识分子摆脱了科举八大文章,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试图用文化拯救国家。当四川开始教育改革时,他们参与其中,成为新教育的主要推动者,传播西学,为新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损害了当地绅士的切身利益。绅士们渴望中国能够恢复繁荣,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面对清政府的新政策和新教育,他们积极支持。他们要么捐赠土地建立学校,要么处理教育投资问题。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日本学习,回来后参与新教育的建设。也有一些绅士对新教育发出不和谐的声音,但很快就消失在历史的浪潮中。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