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我国高校奖学金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奖学金制度作为我国“奖、贷、助、补、减”资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激励作用的充分发挥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展自身具有重要意义。激励是指组织体系中的管理者通过合理利用各种管理资源,激发被管理者的工作动机,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的总称。也可以说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内在的趋势,朝着预期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括需要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等。其形式包括工作激励、物质报酬激励、精神激励等。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机制是指保证系统运动有序的程序和力量的总和。

我国高校奖学金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设置中的主要问题

部分地区,国家奖学金的补贴功能不够,专业奖学金的激励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国家奖学金金额较大,但奖励范围有限,难以激励大多数贫困学生努力学习。相对而言,专业奖学金的金额与其他奖学金相比“不够”。此外,大多数学生对自1987年以来所有师范生的三等专业奖学金的激励功能持否定态度,认为它不能发挥激励作用。

2. 评价中的主要问题

为了确保奖学金评估工作的公平性和效率,高校普遍采用“两级”奖学金评估方法,即学校根据奖学金提供者的要求发布总体评估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可操作的评估规则,然后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部门一级评选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部门评选程序过于简单,有的甚至没有成文评价规则,有的部门没有制定成文评价规则,遵循过去简单粗糙的“规则”,只关注某些方面的指标。要么“只有成就主义”,进入“好成绩,好成绩”的怪圈;要么过于依赖民主评价的结果,使原本严肃的民主评价成为学生走后门、拉关系的舞台,助长了不良的学风和校风。缺乏成文规定的另一个结果是,当粗糙的评选结果出现问题时,主管老师不得不站出来协调平衡,确定最终结果。奖学金评定过程充满主观色彩,缺乏科学性,无法达到激励的目的。在评选执行过程中,民主表决的公平性受到质疑。民主评价一直是我国奖学金评选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民主投票过程过于简单,学生事先不了解各种奖学金的评选标准。因此,学生们对民主表决的态度并不认真。因此,一些部门在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后,取消了民主表决过程。在采访中,这些系的学生也理解这种做法,因为他们认为“民主表决不能达到评价的目的,这是非常不科学的”。

3. 分配中的主要问题

奖学金发放制度是奖学金制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完善与否也直接影响到奖学金激励功能的实现。然而,在实践中,师范院校往往忽视了这部分制度的规范和实施。高校对奖学金获得者的宣传不够有效,导致未获奖者冷眼旁观,难以激发其上进心。同时,学生对获奖学生的态度也不容乐观,这说明奖学金在激励和引导方面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