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靖江市职业农民创业现状应对策略

靖江市职业农民创业现状应对策略


靖江市位于江苏省苏北平原最南端,是国家百强县之一。全县总人口66多万,农民占总人口的50%以上。虽然经济相对发达,但由于农民的教育水平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相对较低,具有“小农”意识,综合创业能力不强,职业教育不能提高新一代农民的创业能力。据统计,靖江市每年有近6000名初中毕业生,2500多人被高中录取,约1000名职业学校录取,近1000名高中毕业生被大学录取。这样,每年约有3000名学龄青年因无法接受普通教育而从初中和高中毕业回到农村。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宠坏了。他们既没有学会祖先务农致富的能力,也缺乏专业的职业技术培训。要把他们变成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民,他们只能依靠职业教育,这也给靖江市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江苏省靖江中专(以下简称靖江中专)作为靖江市唯一的综合性职业学校,承担着农村劳动力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


(1)更新理念,创新机制,为专业现代专业农民开展本土化培训工程


职业教育必须树立“有前途”的理念,更新理念,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和开展现代职业农民本土化培训项目。积极进取,积极发展与农村、农业相关企业的沟通,参与发展讨论,加强相互合作。同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加强生产技能、管理和技术服务培训,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现代农业必要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中发挥主导和示范作用,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力量,农业和农村先进技术的示范者。


创新农业技术培训模式,不断完善科教示范模式、“一村一大”培训模式和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模式,进一步探索“学校+公司+农民”、“学校+基地+农民”等校企一体化与产学研相结合,有利于完善教科农结合的办学模式、服务模式和机制。除了单一的集中面对面教学形式外,还可以增加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观察指导等培训模式,使培训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既有理论重点,又有现场技术指导操作,可以大大增强实用性。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培训效果。大型农业技术咨询活动,采用现场教学、奖励问答、技术竞赛等形式,打破传统咨询形式,努力举办农民节日,使农民“做”“学”、“学”中的“做”。


(2)量身定制,创新模式,为专业现代专业农民设置课程体系


江苏省教育发展水平在中国处于第一方阵,九年义务教育实施良好,但靖江农民教育水平较低,职业教育比例较低。鉴于这种情况,现代专业农民培训的教学计划必须根据具体目标和对象进行定制。在教学安排中,充分利用周末、农业休闲等时间,采用网络教学、集中面对面教学、个人指导、学习小组相结合的方法。在专业设置方面,参照以往的农业中专模式,开设农村经济管理、农业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等真正植根于农村农业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中,提供更多的“农业”课程,如农村政策法规、农业实用技术、农业综合发展等。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专家、企业家和企业技能工匠担任兼职教师,采用“课堂政策法规、农业实践技术+基地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达到预期效果。


(3)突出特色,提高素质,为现代专业农民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立符合地方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新一代农民工技能培训是重中之重。一是提高培训针对性。新一代农民工大多是90后。与老一辈相比,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分或完全放弃了传统的劳动习惯。因此,对于他们的培训,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培训内容也应符合新一代农民工的需要,除了传统的职业技能项目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法律培训、心理培训等,全面、多角度提高新一代农民工的整体素质。二是技能培训工作要与重点项目的就业需求同步推进。在重大项目启动前的研究阶段,项目建设和项目就业应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促进项目建设和技能人才培训。为应对靖江造船业快速发展造成的焊接技术人才短缺,靖江中专于2008年设立了船舶电工和焊接专业,为靖江造船企业培养了200多名一线技术工人,通过农民工培训培养了数百名焊接操作人员,有效缓解了用人单位技术工人短缺的现状。三是进一步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近年来,靖江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以新能源、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支柱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传统产业。在这种情况下,靖江中专牵头一批骨干企业,成立靖江中等职业学校产学研联合体,积极推进学校课程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职业学校教产结合水平、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四是充分发挥城市社区教育中心的作用。新一代农民工培训是一项覆盖面广、培训群体众多的系统工程。靖江中专作为靖江社区教育学院,充分利用区域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形成全市社区教育中心和成人教育中心的合力,共同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依托学校培训设备和培训教师,利用分散在城镇社区教育中心和成人教育中心的学生优势,共同开展农民工培训,充分发挥基层社区教育中心和成人教育中心的网络作用,实现互补优势和双赢合作。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对实现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也推动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3],对工人创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承担了农村劳动力创业能力培训的历史使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职业教育要转变观念,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强化服务意识,构建设施优良、产教结合、灵活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培养职工创业能力提供有效支撑,培养适应区域现代化建设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素质职工。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