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留守儿童”概念的内涵和延伸仍存在争议。林培苗和袁爱玲主张从多个层面开阔视野,这表明这个概念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他们遵循《联合国儿童公约》将“儿童”确定在18岁以下,根据父母离家或只有一方离家将留守儿童分为“完全留守儿童”和“不完全留守儿童”,将“一次性连续半年”确定为确定留守儿童的时间尺度,并将其区分为农村留守儿童或城市留守儿童。[1]
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和生活态度与“非留守儿童”有所不同。多年来,相关学术研究已经开展,一些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发现他们容易焦虑、冲动、孤独、恐怖感强,性格容易走极端,容易出现神经质、过于内向等现象,心理弹性较弱[2];一些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发现心理健全和人格发展是其主要问题,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习,在行为习惯上,容易突破规范,形成不良生活习惯,缺乏必要的人身安全保护[3];一些人研究保护留守儿童的权益...
目前,许多曾经的“留守儿童”已经进入大学,大学在日常思想教育中也应该考虑到这个社会群体的特点。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留守儿童”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和生活的研究还很少。中国期刊网络只包括刘李的“90年代后的“留守儿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以安徽省一所大学为例,房海鹏第一次探讨了90年代后“留守儿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表明到目前为止,相关研究非常稀缺。
在“留守儿童”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中,刘丽和方海鹏文总结了一些主要问题。前者认为,留守儿童大学生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一些“留守儿童”大学生对社会支持和帮助的理解能力较低,容易误解周围的事件;一些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往往是消极和消极的,一些挫折很容易抱怨环境不公平。[4]后者认为,留守儿童喜欢新事物,但性格内向,对人际关系和周围事物更敏感;不善于表达,自尊更容易受挫;由于缺乏及时的沟通和心理疏通,情绪更容易不稳定。[5]在工作过程中,作者还发现了一些其他问题,如:有些学生缺乏朋友和交谈对象,有些学生缺乏经济支持,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些学生心理脆弱等。然而,许多研究人员很容易忽视一些积极的方面,即困境激发的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和自尊,使一些留守儿童更有抱负、更能吃苦、更能奋斗。这方面的特点可以因势利导,起到极其积极的作用。
对于这部分学生,笔者采用了以下教育方法。
1.积极开展调查,及时把握情况
当问题出现迹象时,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问题,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一些“留守儿童”大学生会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出现问题。曾经有一个大学生,在所有的奖项中,无论是校级奖学金、省级奖学金还是国家奖学金都要争夺,“别人的饭”的势头也很大。据了解,除了“留守儿童”大学生,学生还经历了父亲去世、母亲再婚、跟随祖父生活、通过工作谋生等问题。因此,对辅导员和学生的许多帮助缺乏理解和理解,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应该得到”。对于这种情况,通过侧面理解、面试心等方法,最终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提高了师生之间的理解,也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不能积极开展调查,及时把握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就很难很好地解决问题。
2.亲情补偿
在一定时期内,“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并不完整,因此他们基本上经历了缺乏家庭关系的问题。家庭的不和谐有时会延伸到周围社会关系的不和谐,甚至是矛盾和冲突。一些留守儿童和大学生,感情相对冷漠,与父母有严重的矛盾,不理解父母。作者曾经教过一个女孩,经常缺课,学习成绩差,联系父母,父母没有有效的办法。后来,经过多次耐心的沟通,我得知了原因,说服学生与父母沟通,逐渐实现家庭补偿,缓解了学生的家庭关系。
3.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有些学生有心理问题,包括社交焦虑、过度敏感、抑郁等。在严重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发展成抑郁症。此时,要经常进行心理咨询,对严重者进行心理治疗。通过各种措施纠正其不良情绪和认知偏差。组织一些心理学课程有时起到很好的作用。有些学生通常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在上心理学课程的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经历和心理学课程联系起来,找到了自我调节的方法。
4.促进人格教育,增强心理弹性
加强积极人格建设,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情绪、思想、理解和积极的人际关系。留守儿童大学生的性格,有些人更消极、更懦弱,但有些学生变得更加积极、自力更生。与许多只关注负面因素的观点不同,作者建议利用“留守儿童”大学生自身生活条件的积极因素,进一步改善、加强积极、自力更生,引导他们更好地融入周围的学习和生活,促进其独立、自主和进步意识,使其学习更积极、更好,以乐观、开放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进一步促进心理、情感状态的和谐发展,建立思想和精神世界的和谐。
5.对经济困难学生,积极争取经济帮助
一些“留守儿童”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其中经济困难更为常见。在这方面,教师应引导全班学生理解和支持,在奖学金选择方面,适度倾向于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大学生,同时让这些学生意识到周围学生、教师的善意帮助,可以稍微缓解留守儿童大学生的经济压力,也可以促进学生、师生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效果是多方面的,也非常有益。
6.参加留守儿童大学生的学业和生活规划
积极干预留守儿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为他们提供建议或建议。目前,大学生特别关心自己的未来和就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惑。大学辅导员和有关部门应积极参与这一群体的学习和生活规划,做好工作人员和后勤工作,参与专业选择、课程学习、研究生入学考试、就业等方面的一些意见,解决其思想困惑,帮助解决其心理矛盾和不良情绪。
7.促进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在一定时间内不在身边,留守儿童或半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少规范,难以纠正。应采用“文火慢炖”的方式,促进潜移默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般来说,由于不同的生活经历,留守儿童大学生很容易在许多方面与其他大学生形成差异。在缺乏家庭感情、缺乏沟通、缺乏心理咨询、缺乏良好习惯等方面,都有消极的一面。然而,如果你只关注它的消极一面,你就会得出片面的结论。事实上,“穷孩子早负责”、“困难、成功”、留守儿童大学生也有积极的一面,即自力更生、独立生活能力、勤奋进步的态度,是许多非留守儿童大学生所没有的。在留守儿童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中,要注意“培养优势,规避弱点”,激发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