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美国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的分析指出,当入学率低于15%时,就是精英教育阶段;当入学率达到15%以上时,高等教育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转向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当超过50%时,高等教育开始迅速进入普及阶段。①中国目前的入学率为23.3%,处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普及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的普及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保障大学生未来发展,实现人才有效配置,实现社会稳定,是当前国家和社会的关键问题。大学生有效就业可以优化社会人才配置,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巨大动力。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由于高校规模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社会和市场所需的人才数量与大学毕业生人数严重不一致,导致大量毕业生剩余。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仍然非常严峻。虽然国家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市场监管,但仍有许多大学生面临着找不到工作和失业的问题。
二、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大学毕业生与工作岗位供需失衡
在高等教育普及的背景下,高校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短期内劳动力市场难以消化这么多增量,造成供需矛盾。②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都会增加。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人才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实际上增加了就业困难。社会提供的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从而增加了大学毕业生与工作岗位之间的矛盾。
(2)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③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最能反映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在大多数大学中,专业和课程的趋同非常严重。忽略了这些专业是否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专业课程不合理,不能及时调整,以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大量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现在高校更注重理论学习而不是实践经验,这也导致毕业生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使其工作效率低下。
(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
高校就业指导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指导方向。然而,高校并不重视就业指导,这使得学生对市场工作感到困惑。在就业指导方面,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正确的指导。高校不能结合市场情况和学生的能力和专业进行专业指导。学生对就业有很多疑问,得不到有效答案。他们只能盲目选择就业,失去方向性和针对性,这也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4)就业观念薄弱
许多大学生追求高收入报酬和社会地位,忽视了自己的学习机会。在区域选择中,我们只关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观念问题严重影响当前就业形势,导致就业率低。④而且,受中国传统“入仕”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毕业生参加国考和省考。据统计,参加国考和省考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30%。自主创业观念薄弱,风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