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越来越深,如何引导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逐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有效解决相处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1)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人际交往的理性认识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正朝着更加便捷、灵活、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网络人际交往的抽象性,很多学科在利用网络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发表的言论通常都含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甚至有些学科会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欺诈性信息,使网络成为其犯罪的载体。正因为如此,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交最重要的群体,应该深刻认识到新媒体技术只是网络交流的载体。网络人际交往不等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如果他们在日常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过于沉浸在网络中,就会迷失自我。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防范意识,使他们在网络交流中严于律己,避免受到网络不良影响。


(2)加强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


在新媒体时代,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网络世界中的任何人都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角色。他们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出版商、数据的接受者和接收者。可以说,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宣传者的单向性发生了变化。但正是这种变化导致了传播权的滥用。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速度更快、更随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网络信息的无序状态。如果我们客观地看待网络上许多网络用户发布的信息,不难发现许多网络信息缺乏必要的常识,没有实现客观的判断,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笔者认为,高校应将新媒体素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以必修课或选修课为基础,以专题讲座为补充,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新媒体技术。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媒体道德意识,使大学生能够合理应用新媒体技术。


(3)引导大学生增强实际沟通能力


在日常教学管理活动中,高校要让学生明白,网络交流其实是现实的补充,帮助大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进一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高校主要在提高大学生现实交往能力方面发挥引导作用,将线下与线上教育有机结合,定期不定期举办一些活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种行为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笔者认为,高校还应通过心理咨询室等心理教育平台与大学生进行公平的沟通,为大学生创造和谐的交流空间。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