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工农业论文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1、阻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难点


1.农村产业结构比例不平衡。大多数农村地区主要是传统种植业和畜牧业。二、三产业规模和数量相对较低,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高。


2.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深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在促进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方面发挥不应有的作用。


3.农民的收入来源太单一了。农村收入来源大多来自家庭营业收入和工资收入,财产和转移收入比例较低,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了农民的收入增长。


4.农业规模产业发展缓慢。农业规模企业发展缓慢,规模小,特点不突出,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程度低,驱动能力有限,抗风险能力弱。


5.农村人才无法留住和引进。有文化、有技能的中青年农民往往选择外出创业或工作,高技能创新人才不愿意在农村就业,导致农村人才短缺。


6.农民自主创业能力较低。受运营资金、实践技能、信息获取、文化素养、管理经验、营销能力、市场开发等因素影响,农民自主创业能力较弱。


7.农业服务体系不够优化。农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服务需求的市场化、多样化和动态化。传统的服务体系表现出方式落后、领域狭窄、效果差等问题。


8.农业资金投资严重不足。财政支持是一种刚性需求。虽然绝对投资价值不断增加,但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需要。


二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1.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应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和指导作用,完善机制和制度建设,创新土地转让模式,鼓励和保护农民自愿参与农村专业合作社。倡导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各级政府要增强节能、保护生态、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发展模式转变的责任感,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逐步推进。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坚持市场导向,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是改变农业经济增长模式的有效途径。大力提高农业技术设备水平,鼓励发展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经营模式转变,鼓励经营体系创新,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组织剩余劳动力当地流动,增加农民家庭收入。


3.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在满足基本粮食供应的前提下,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鼓励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区位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重点生产无污染食品和绿色食品。鼓励企业园区建设,形成具有地方资源优势的产业集群。鼓励发展新型高端服务业、观光农业、循环农业、现代流通产业、特色文化等产业。


4.加快完善农业相关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多领域、多形式的农业服务组织,丰富和完善农业相关服务体系。重点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疾病防治、农产品质量监测等公共服务机构,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和产品安全。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服务支持,重点克服基本生产和产品深加工的关键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向农村转变。


5.加快实施新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民生产技能、经营理念和创业能力的培训,提高创业信心和能力。政府制定支持农民自主创业的配套政策,搭建农民自主创业平台,吸引农民回国创业,鼓励农村经纪人和种植专家提供技术和营销支持,鼓励农业相关部门和农业技术专家提供资金、政策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6.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提高城乡产业相关性;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统一的城乡服务设施基础网络;实现城乡市场一体化,形成开放的流通网络和统一的市场机制;实现城乡科技一体化,支持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