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山区观光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分析
1、市场潜力大,参与面广
调查的几个区域显示,参与观光农业的游客数量众多,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收入不影响游客参与观光农业。性别方面,男性占49%,女性占51%。从年龄来看,7%在15岁以下,25岁以下-49岁以下的占43%,50%-64岁以下47%,65岁以上3%。从职业角度看,公务员事业单位占48%,个体经营者占23%,退休者占9%,学生占17%,其他人占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观光农业游客的性别、职业和年龄呈现出相对平衡的趋势,西山区观光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2、交通工具以自驾为主
去一个地方旅游,交通是前提,对游客的活动影响很大。根据我们调查的西山区观光农业交通的使用情况,自驾游占68%,徒步旅行占3%,自行车占8%,公交车占2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游客使用私家车。主要原因是西山区的乡镇离昆明主城还有一定的距离。坐公交车不太方便。骑自行车很累,走得太远。西山区观光农业的可进入性有待加强。
3、旅游活动以群体为主,注重家庭关系
除了自由收入和足够的闲暇时间,个人旅游还有很多因素。选择哪种旅游方式反映了旅游的心理需求。根据西山区参与观光农业游客的调查分析,单位组织的占21%,家庭旅游的占37%,朋友旅游的占39%,个人旅游的占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家庭、单位、朋友旅游是西山区观光农业的主要形式。
4、在旅游选择方面呈现多种选择方式
游客在选择观光农业时,并不局限于一个观光项目。游客在旅游项目中有多种选择。35%的游客选择农家体验,27%的景点,12%的果蔬采摘,7%的农业活动,11%的滑草,4%的其他游客。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西山区的观光农业从一开始就发展成为集观光、观光、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形式。
二、西山区观光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品形式相对单一
观光农产品种类繁多。西山区农业观光产品种类不全。目前,观赏产品是主要产品,参与产品和疗养产品形式很少。由于产品形式较少,在满足游客各方面的旅游需求方面存在先天缺陷。同时,农业观光产品开发水平低,“农”味道不够,“重复”建设严重。在我们调查的西山区,我们发现90%的农家院都盖着小别墅,很少看到昆明传统建筑的“一印”住宅。
2、卫生条件差,环保意识不强
农舍的生活条件很差,房间里的床上用品发出恶心的气味,卫生条件很差,乱扔垃圾,当地排放生活污水,厕所设施简单。“墙内鸟语花香,墙外白色污染”等问题更为典型。在“休闲娱乐”型观光农业中,游客在感受绿色生态的同时没有环保意识,对生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一些游客喜欢野外烧烤。一方面,这种旅游活动存在火灾隐患,不宜提倡;另一方面,烧烤的烟味和留下的垃圾破坏了环境。
3、政府主导作用不明显
西山区观光农业的发展缺乏政府的统一规划。各观光农业服务接待单位各自为政,缺乏合作,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4、缺乏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
西山区观光农业经营者多为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员工为亲友,缺乏管理意识,在产品开发、企业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与游客预期差距较大。
三、西山区观光农业发展建议
1、开发多元化观光农产品
全面梳理西山区观光农业资源,根据不同乡镇的资源特点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例如,如果有古村落,就要通过古村落文化的建设来发展古村落文化观光农业;如果有少数民族文化,就要通过民俗的展示和复活来发展民俗观光农业。如果有典型的食物,可以通过食物的生产和发展来发展品味观光农业。
2、重视资源保护,实现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观光农业,资源保护是第一位的。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资源。地方政府和旅游经营者必须深刻认识到,地方农业资源是观光农业生存的根源。政府要从政策上引导和规范资源保护行为;当地人民要从主人翁的角度,在保护资源的同时,劝阻和制止游客破坏资源的行为。同时,旅游经营者要加强对游客环境保护的教育。
3、探索民族文化特色,打造优质民俗文化观光农业
昆明市西山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谟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26个少数民族居住在该地区。民族文化丰富,民俗多样性独特。以民俗体验为出发点,着力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创造不同的游客民俗体验,是西山区观光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4、政府领导,改善旅游交通,改善旅游交通
为了发展旅游业,旅游交通是关键。只有提高游客的可进入性,各种旅游设施和服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西山区的旅游交通一直是制约该地区观光农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西山区政府应在改善旅游交通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应该站出来重新设计和布局西山区的交通。建议开设昆明主城至西山区的旅游专车,设置固定的运输地点和出发时间,方便游客出行。
5、政府领导,提高服务接待水平
观光农业的主要接待者是村民。但大多数村民重视眼前利益,没有全局观和发展观,缺乏必要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因此,提高村民素质和服务水平迫在眉睫。建议政府牵头安排观光农业扶持资金,专门用于观光农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特别是加强村民旅游服务能力和沟通能力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