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的理论体系相对完善,在系统层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综合系统地考虑每一步的必要性,在物质层面、概念层面、共享经济的指导下综合应用,让用户参与评价,设计符合用户预期的“产品”,实现长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一)共享
文章将共享园林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共享土地用于建设,另一种是闲置空间的再利用。共享花园就是让居民提供自己的闲置空间,与邻里共享。不需要为了部分空间而购买大房子,造成资源闲置。在房屋建造之初,将原房屋拆分,扩大卧室、卫生间等高频使用场所的面积。具体数据需要来自用户研究阶段。减少占地面积大、使用频率低的地方,然后整合成共享的超级大厅,包括许多必要的设施,如客厅、餐厅等。这种减少闲置的方式是基于设计过程的共享模式。此外,对于现有的闲置花园,以一定的成本与用户分享,类似于Airbnb模式,一方面提高了闲置的利用率。另一方面,给人精神上的安慰是一种基于结果的分享模式。从基于设计过程的共享和结果的共享,我们可以推断出另一种基于服务的共享,将人们聚集在同一个开放的空间中,连接咖啡、儿童娱乐、阅览室、健身房等新的生活方式,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共享空间中获得身心愉悦。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共享园林避免了物质的浪费,提高了物质的利用率,增加了人们的精神满足。
(2)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
首先,考虑到成本、政策、地质、周边环境、安全等,确定了研究园林设计的必要性。其次,确定用户群体和需求,从用户的生活方式出发,分别从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考虑,挖掘用户的需求,如风格、宗教信仰、文化水平等个人思想偏好。综合运用用户研究方法,建立人物模型,然后解构用户模型,寻求用户的真实目标和动机,重构人物模型,旨在发现、分析、总结和总结用户的需求,连接后续的物质层面和概念层面。
(3)功能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提出了五个层次的理论,功能需求可以从五个方面切入。前两个需求是从物质的角度出发的,后三个更倾向于概念。首先是生理功能和安全功能。对于私人住宅来说,最基本的功能是生活和休息,然后确保生命和财产在这个空间活动时非常安全,自我隐私也可以得到保护。其次,社会需求、用户与外界的交流与互动,包括人与环境。从人的角度来看,必须体现一定的社会地位,与尊重需求一致;从环境的角度来看,公园空间充足,生活舒适自由,自我情感可以表达,空间大小、美观、绿化程度、空气质量、光线等相应的功能。自我实现是对社会的贡献,相应的功能是生态环境保护。总之,功能需求是提供安全、舒适、光线充足、空间适宜、生活条件优越的环境体系。此外,生态园林建设需要把生态功能放在首位。
(4)材料的选择
在材料选择方面,结合园林结构和环境,充分发挥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ing)。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材料选择中。首先,优先选择低碳材料,控制园林碳排放,减少污染材料和不可降解材料的使用。选择易处理材料代替难处理材料;可再生材料代替不可再生材料或不可再生材料;用再生速度快的材料代替再生速度慢的材料,如竹子代替木材。二是选用处理后可再利用的优质材料,以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这种材料更依赖于技术,往往更耐用,成本更低。废弃资源的二次利用,意味着减少废弃物的处理,减少新村材料的滥用。第三,材料的选择应考虑材料的可回收性。例如,在园林重建过程中拆除的砖块可以回收利用。材料的选择也与未来的维护成本有关。使用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往往可以延长维护周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材料的使用成本。这种材料可用于核心部件。简而言之,通过优先级关系选择合适的材料:低碳、可循环、易处理>难处理>不可处理或不可再生。材料的选择主要是在物质层面上思考,但同时也会带来概念层面的影响,频繁的维护会造成精神负担。
(5)结构的可持续性
结构主要是指公园内的空间利用,包括建筑的空间布局和植物的布局,因此结构布局的可持续性是公园内环境布局的可持续性。首先,植物的结构布局。增加植被覆盖面积,造福周边地区,滴水成河,积水成渊,建设生态网络,覆盖整个区域,是可持续生态的长期解决方案。二是植物结构布局要层次分明,增加多样性。配合多个品种形成生物群落,相互生长。种植不同季节的植物,使公园一年四季丰富多彩,充满活力,消除单一感,提高公园的生活兴趣,实现精神(概念)的可持续性。此外,植物的密度控制也应在合理的范围内,植物的选择应注意气候、土壤、存活率、害虫等外部因素。所有因素都要综合评价。第三,园区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垂直空间,提高整体开放感和开放感,给生活在园区的用户视觉错觉,使空间更加开放。此外,还可以利用风水的布局,增加用户的心理安全感。在其中建造假山和池塘,“模仿自然,高于自然”,体现了“仁者乐山,知者乐水”的“比德”景观,体现了儒家文化的道德感悟。第四,房屋的空间布局。在用户成长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修养、个人需求、经济、政治等外部因素的限制下,设计师内部自由创造。参照柯布西耶的建筑技术,底层架空,地面空间扩大,视野开阔,活动面积增大。顶层花园,使房屋与环境融为一体,从远处看就像一个自然的整体。自由平面,室内空间更加定制,可以根据用户的各种情绪改变,改变室内空间不变的僵化形象,实现概念上的可持续性。横向长窗,视野开阔,增加光量,室内明亮,减少白天用电。使建筑更接近自然,更容易理解,让用户有一种亲切感。
(六)工艺、技术、周边环境及质量
将技术和技术应用于可持续的园林设计,利用清洁能源和先进技术,最终形成水循环和能源循环系统,形成理想的海绵城市。还应考虑景观周围的环境。例如,周围的风景、氛围、安全等问题。园林选址应选择相对安全、氛围和平的区域。内部还应采取有效的反盗窃系统、物联网报警系统、监控系统等措施。住宅花园是居民每天进出的地方,花园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设计师以经验和专业水平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场所。
(7)隐喻、象征
将隐喻和象征的力量应用到园林设计中,可以无限放大精神力量,让用户长期生活,不会感到厌倦或分心。减少房屋闲置时间,即同时缩短换房周期。在这里,可持续性意味着长期可持续使用,充分发挥设计产品的最大价值,与可持续发展不谋而合——充分发挥物质的最大价值,提供最有效的服务。因此,隐喻和象征有利于深化可持续性的概念。
结语
可持续设计的最终目的不是过度节约资源和能源,而是一个更人性化、更伦理的话题——为人类最长期利益选择的发展战略。自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欲望被无休止地放大,环境危机不断突出,人类从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理性和反思,人类终于明白,当环境资源枯竭时,人类文明将不可避免地消亡。人们必须改变思维观念,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园林是文明社会生活环境发展的必然组成部分,园林建设的可持续设计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