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工农业论文

深化工业设计引领企业转型升级

引言

纵观各国产业变革的历程,创新是其发展的重要牵引力。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后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的兴起,各国竞相提出相应的创新发展战略。2012年,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计划”;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2015年,中国国务院还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重点关注“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同年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强调“创新驱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业的新引擎”。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动力引擎正从元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历史机遇,也指出了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了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持久的动力。但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在产业链中的低端格局尚未得到有效缓解,整体产业规模仍较小,制造业规模较小,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这不仅需要企业技术创新的突破,更需要将设计创新作为现有技术推广应用的起点。因此,提出引进工业设计,探讨提高制造企业设计创新能力的途径,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

1、工业设计驱动创新的相关研究

工业设计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创新是其本质。早在2003年,创新管理专家Roberotverganti就认为,设计驱动创新是第三种不同于技术驱动和市场驱动的创新方式①,工业设计驱动创新实现了整合设计管理、审美经济、品牌价值和文化优势创造新价值的基本需求②。张晓刚(2009)提到工业设计创新驱动力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引领制造业升级,激活文化产业创意因素,重建社会经济文化体系,认为设计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突破当前经济发展瓶颈,还可以为建立国家自主创新体系提供智力支持③。李天舒(2010)认为工业设计和制造技术是制造业发展的两个要素,应注意设计创新能力和制造技术的同步改进④。张斌、张寿(2013)认为,工业设计在工业振兴、企业经营、社会机制和价值观三个核心层面对制造业具有驱动作用⑤;赵可恒(2014)认为,工业设计可以推动制造业升级,提高产业创新能力、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动上下游产业,优化产业结构⑥。一般来说,许多学者对工业设计创新驱动力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对工业设计驱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制造业振兴有更积极的看法,对检查工业设计驱动制造业创新能力的现状,提出有效的创新途径具有指导意义。然而,他们未能对引进工业设计、改进制造企业创新实践进行更深入、更详细的论述。因此,本文试图从政府、教育、设计服务和制造企业本身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战略建议,以引入工业设计,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二、我国制造企业发展概况

据2016年中国统计,截至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4.4万亿元,工业增加值为24.8万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34.3%。2016年全国制造业总产值达到22.35万亿元,占国内总产值的30%。按主要行业划分,全国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约1.5万家,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280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万家,规模以上制造业35万家⑦。从经济角度看,工业企业制造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占绝对主体。但从主要行业划分数据来看,制造企业总量仅为工业企业总量的17.8%,规模以上制造企业仅为自身结构的12.8%。数据显示,制造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分析其构成比例仍显示出个体规模小、不大、不强的现实。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⑧,这是从国家研究和试验的全面发展出发的(R&D)根据国家统计公报数据,2016年全年R&D经费支出15676.7亿元,仅为国内生产总值的2.11%⑨,与美国的2.9%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从制造企业研发投资来看,2016年中国制造业R&D经费支出10580.3亿元,R&1.01%D经费投入强度⑨,远低于国际企业可持续发展所需投资的3%。因此,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其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任务仍然紧迫而艰巨。

三、制造企业与工业设计融合现状

“十二五”期间,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联合会)〔2010〕390)国家通过鼓励企业建设工业设计中心、建立设计产业园、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政策支持等方式,逐步深化工业设计引领企业转型升级的理念。根据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的数据,目前国家工业设计中心110家,其中制造企业工业设计中心91家,专业工业设计服务机构19家。到2016年底,6000多家制造企业建立了工业设计中心,规模以上工业设计专业公司约8000家,设计创意园区1000多个,国家设计奖项约110项。近五年来,国家设计服务收入约3560亿元,年增长率11%;设计成果转化产值达21万亿元,年增长率高达25%⑩。2016年全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346.5万件,授予专利权175.4万件。截至年底,有效专利628.5万项,其中国内有效发明专利110.3万项⑩,可见,工业设计在推动企业创新方面发挥着有效作用。然而,从多年来参加地方工业设计中心评审和制造企业实地访谈中了解到,许多占制造企业主体的中小企业对工业设计的价值知之甚少,如何引入工业设计或引入工业设计后,工业设计创新的应用仍然停滞不前,主要问题如下:(1)工业设计应用主要集中在消费品、电子信息、卫浴五金、服装鞋帽、家具家居等行业,在机械设备、船舶重工、公共设施、农村建设等重要关键产业中应用程度较低。(2)大量制造企业对工业设计的认识仍处于外观美化的较低水平,未能将工业设计应用于整合设计管理、审美经济、品牌价值、塑造文化优势等高端综合服务领域。(3)工业设计创新投入极低甚至不足。大多数制造企业没有专门组织建设工业设计。企业往往将自主创新定位为投资多、周期长、风险大的技术创新,重视引进新设备或研究新技术,未能将设计创新提升到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4)工业设计发展不平衡,缺乏适应工业需求的工业设计人才。由于物业、交通、技术资源和人才的不平衡,导致我国工业设计发展失衡。此外,大多数设计师对工程技术、营销、管理、文化等知识掌握不够。(5)对知识产权的漠视也是制约工业设计创新的重要因素。(6)对于现有应用产业设计创新企业,未能或不愿推动周边上下游产业共同创新,实际上限制了企业的创新效果。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