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工农业论文

现代城市农业微信公共平台

一、主要做法

(1)信息内容关口

信息内容积极、积极、严谨、科学、专业、科普,贴近群众生产生活。文字控制在200~300字左右,不超过500字,语言风格尽可能生活化、有趣。用相关图片说明,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1)营养健康:与蔬菜、水果、大米等作物的营养价值、营养成分等相关的科普信息或蔬菜养生。2)家庭园艺:主要介绍如何在家庭中种植蔬菜、花卉、苗木等植物,改善家庭环境,如盆栽蔬菜、植物家庭种植技巧等。3)品种推广:向公众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包括新特色菜品种、我院培育的新品种等。4)植物科普:主要介绍植物特征、植物生理、植物营养、生物学等方面的科普知识。

(2)组建微信创作团队

我院成立了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力量的微信创作团队。我院共有专业技术人员90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73%。主要从事蔬菜、水稻、特种玉米等优良蔬菜品种的选育、引进栽培技术研究、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优质香蕉苗、热带水草组织培育快速繁育技术研究、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检测。制定激励措施,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撰写微信稿件,使广州农业科学院微信公共平台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二、应用效果

广州市农科院微信公众平台成立一年多来,紧紧围绕广州市农科院微信公众平台,紧紧围绕“农业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这一服务理念,发送200多条微信。点击量达到15万次,社会各界反映良好,尤其受到广大市民的赞赏。微信内容体现了以下特点:1)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俗易懂,科普性强。比如早稻和晚稻的区别,哪种新鲜玉米好?,辣椒叶的妙用,广州蔬菜记之潘塘五秀,大米的抛光处理等,种子的选择要有“三看”,说辣;情人节收月季,你女朋友同意吗?;植物之间的友谊;远离黄曲霉毒素等。;2)解决疑虑,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实用性强,特别是与食品安全、营养和健康知识有关的知识,缓解人们的疑虑,让人们吃科学、放心。例如:彩色新鲜玉米是转基因玉米吗?如何保存家里的大米?你知道大蒜有保健作用吗?谁影响种子发芽?为什么现在的胡萝卜又直又漂亮?经常吃南瓜有很多好处;每天吃水果有利于大脑和心脏;分析和挽救植物萎蔫的原因;为什么盆栽生长这么慢?霜冻蔬菜特别甜;西红柿是蔬菜还是水果;为什么宁夏菜心这么受欢迎?;香蕉种子在哪里,它是如何繁殖的?;为什么黑花很少?;为什么水生植物的根不腐烂?;有虫眼的蔬菜安全吗?等。3)根据季节变化,及时推广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推广特色蔬菜,内容生动,季节性强。例如:韭菜(枸杞叶、花椰菜、荞麦头、艾蒿);雨前春芽嫩如丝;夏秋葵美味,健康开胃;广州夏叶蔬菜;中秋节尝月饼,蔬菜消除脂肪;吃花干季等。提醒人们时令蔬菜正合适。4)及时推广新品种和农业科技新动态,让人们及时了解蔬菜新品种和农业科技新信息。如岭南第一蔬菜——蔬菜心;花椰菜西兰苔;会结冰的蔬菜;五菜冬寒蔬菜;特色甘蓝蔬菜;樱桃萝卜色彩鲜艳美丽;芳香蔬菜进入社区;2014年广州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会等。5)介绍城市家庭蔬菜种植技术,为城市家庭在阳台或房屋前后庭院种植蔬菜提供指导。如栗子南瓜家庭种植技术、家庭种植施肥原则、家庭蔬菜种植、家庭阳台蔬菜品种选择、紫苏家庭种植技巧、盆栽蔬菜装饰生活等。

三,结论

1)应用微信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体现现代通信技术与现代农业科技的结合,移动手指,可获得农业科技知识,改进农业科技传播手段,扩大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对象,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效率,丰富现代城市农业微信公共平台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才能的平台,也是他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阶段。3)微信内容主要是传播科学知识,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没有任何商业目的,反映了农业科研的公益性质。

四、问题和建议

(1)有问题

微信已广泛应用于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在农业科学知识传播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现在手机已经普遍进入农村普通人的家中,但由于思想认识或资金投入,在“三农”工作尚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二)建议

建议农业行政部门依托农业科研单位设立服务,给予一定的投资“三农”微信公共平台,定期为广大农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推广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帮助广大农民解决种植、营销问题,让微信服务“三农”更好地发挥作用。


热门期刊